温峤镇的经济发展
今日温峤镇,随着工业城的强势推进,工量刃具产业的蓬勃发展、初具市场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品牌,让温峤这座千年古镇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钱江集团、利欧股份等大企业的进驻以及工量刃具这个传统优势产业的大发展,将给温峤的工业经济带着大踏步的整体跃升。 2007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8.4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6.88亿元,同比增长26.1%;农业总产值1.55亿元,同比增长23.4%;财政总收入达到7767.2万元,同比增长29.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28.2万元,同比增长36.4%,国税收入6139万元,同比增长28.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75元,比上年增长11.5%。
工业经济在优化结构中迈上新台阶。温峤镇实施“工贸兴镇”战略以来,全年完成工业性投入4.2亿元。机电、工量刃具产业发展迅猛,炊具、工艺品、化工、纺织、铸造等产业日益兴起,制鞋业稳步发展,产业结构更趋合理。2007年新增500万以上规模企业19家,其中超亿元企业1家,全镇规模企业总数达到61家,实现产值18.98亿元。工业集聚点快速推进,江厦工业集聚点建设进展顺利,6家企业投入生产,青屿工业集聚点有5家企业入园,南北并进的工业格局初步形成。区域特色产业形势喜人,全镇现有工量刃具生产企业300多家,产品质量日益提升,涌现出“德力通”、“恒大”、“汉斯卡”等一批工量刃具先进企业,产品销售逐步接轨国际市场。浙江温西工量刃具交易中心和租凭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各企业依托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工量刃具传统产业的档次,并逐步形成工量刃具产业链。
农业基础不断巩固,产业化步伐加快,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特色农业势头良好。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了规范化建设,河岙枇杷、焦湾杨梅等产业效益明显提高,农户收益显著增加。下河岙村成为我镇首个农业特色产业强村。新增绿色农产品3个,“绿牧”商标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绿鑫水产养殖公司建成台州市级水产养殖基地,并获得自营出口权。国家级山区小流域梅溪治理工程基本竣工。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环境改善、形象丰满。辖区设立温峤交警中队,主要道路的贯通硬化,实施中大街、龙鸣南路绿化工程和区公所公园改造,新增城区绿地面积850平方米完成。市级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110KV琛山变已投入运行,220KV温峤变工程接近尾声,玉环长潭引水工程温峤段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浙江象山港大桥,建成完工后,象山港天堑将变成通途,象山县城所在地丹城到宁波的距离由目前的120公里缩短到47公里,车程由2小时变为35分钟路程。 大桥的建成将使象山处于宁波半小时经济圈、杭州2小时经济圈中,考虑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叠加效应,象山还将进入上海3小时经济圈。
大桥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港大桥——建造的背景、位置、投资、效益象山港公路大桥及接线工程,该项目北岸起始于宁波绕城高速所在,鄞州云龙镇,向南跨象山港,终点戴港。暂接省道38线,远期接规划建设的沿海高速公路象山至台州段。
工程全长约47公里,计划建设工期四年(2008.12.30~~2012.12.30)。其中象山港大桥长约6.7公里,宽度25.5米,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桥型,主跨688米、为全省之最,设计基本风速46.5m/s、为全国之最。 该项目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26米,行车道宽度15米,设计时速为100公里,投资估算约为65亿元。
地理位置
象山港位于宁波市东南部,穿山半岛与象山半岛之间,东临大目洋,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深入内陆的狭长型半封闭型海湾,理想的深水避风港。全港纵深60多千米,港深水清,一般水深在10~15米。
海岸线曲折,港中有港 象山港海港岸线全长406千米,其中大陆岸线297千米。港湾内有西沪港、黄墩港和铁港三个支港。
水域宽阔 象山港水域总面积563、3平方千米,港域横贯象山、宁海、奉化、鄞州、北仑五县市、区。
避风性能良好 象山港西、南、北三面群山环绕,口外有六横等岛屿掩护,港内风平浪静。海域水产资源丰富 象山港内海产品种类达320余种,是浙江省主要水产养殖基地。
港内交通工业有新的发展 象山西泽——鄞州横山建有汽车渡轮,奉化湖头渡建有浙江船厂,宁海强蛟正在兴建240万千瓦火力发电厂。
建桥意义
象山港大桥建成后,加上拟建的三门湾大桥等,可将舟山港,宁波港,北仑港,象山,石浦港和浙中的椒江港,大麦屿港乃至温州地区“串点成线”,为建设一条与同三线平行、北起舟山南至温州、集观光旅游和运输于一体的沿海大通道打下基础,从而大大改善浙中、浙南地区融入长三角的交通环境,使长三角地区的辐射触角延伸全省。
象山港大桥建成后,对象山港本身也是极大利好。宁波市十二届人大通过决定,将尽快启动象山港大桥工程。届时一桥飞架南北,海港变通途,象山港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2009年9月1号,主桥首座桥墩浇筑成功
主桥第一座桥墩目前完成混凝土灌注。首座桥墩位于象山港大桥北岸,高9.77米,为过渡边墩、花瓶式造型。按照施工进度,第二个桥墩也将于近日完成二次立模和混凝土浇筑。象山港大桥海上工程自今年6月全面开工以来,安全质量处于良好受控状态,分项工程合格率达100%。今年前7个月完成投资额9.7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4.8% 。
2009年12月8日,主桥钢管桩工程告捷
12月8日,象山港大桥主体工程75号墩最后一根钢管桩插打顺利落至标高就位,这标志着大桥71、72、75、76#四个桥墩的钢护筒、钢管桩插打工程安全、优质、高效,提前完成了市指挥部下达的阶段目标任务。此举为大桥四个桥墩钻孔平台搭建工程施工全面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大桥主体各项工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井然有序的推进之中。截至12月8日,南北主塔共完成灌注桩32根,75#墩钻孔平台搭建工程全面展开,钢筋笼加工、物资储备等各项工作都按既定目标顺利推进。
2010年3月份施工进展情况
陆上钻孔、灌注桩(m/根):1409/72
海上钻孔、灌注桩(m/根):15139/23
象山港大桥主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设计,南北主塔为钻石型塔,高225.5米,两塔主跨688米,大桥南北主塔浇筑总高度已达193.5米,塔高和跨度都为我省第一。目前百余名施工人员正坚守海中高塔轮班作业,力争今年年底前实现主塔封顶。
象山港大桥大事记
1994年12月16日,县政府根据《宁波市公路网总体规划》及《象山港港口
群和岸线布局规划》,提出并委托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承担象山丹城———宁波公路及象山港海湾大桥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1995年10月,该院提交了《象山丹城———宁波公路及象山港海湾大桥工程设计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大桥及接线全长58.8公里,总投资估算约46.6亿。
2003年初,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工程。同年6月16日,县委书记办公会议研究了《同三国道主干线甬台温复线象山段高速公路走向方案》。
2003年7月8日,委托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编制宁波象山港大桥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7月上旬至11月,对桥位选址、工程地质、工程物理、工程设计方案、投资估算、交通经济及交通量的预测、经济评价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完成了多项中间成果。
2003年11月,建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象山港大桥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专门人员组成象山港大桥筹建指挥部。11月25日至26日,举行大桥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中间成果报告汇报会。
2004年4月,宁波市成立了由市政府领导为组长的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抽调专门人员组成办公室,与象山港大桥筹建指挥部合署办公,开展工程的前期工作。
2004年5月27日至28日,在宁波市举行大桥工程预可行性报告专家咨询审查会。
2004年7月4日,召开了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就工程方案、工程总体工作、项目业主及资金落实、项建书报批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确定。
2004年8月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承担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并落实水下地形测量、水文分析计算、沿线产业布局研究等专题研究单位。
2004年9月底,项目建议书由宁波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上报国家发改委。
2004年10月,组建了项目投资主体,投资主体由宁波市交通投资开发公司和象山东方投资有限公司按9:1比例组成。
2004年底,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和相关专题研究的外业调查、踏勘、钻探工作。
2005年2月28日至3月3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受国家发改委委托,在宁波主持召开大桥工程项目建议书现场咨询评估会议。
2005年6月8日至11日,交通部在宁波主持召开了大桥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行业审查会。
2005年6月24日,县人民政府与宁波市交通投资开发公司在象山国际大酒店举行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工程投资签约仪式。
2005年11月25日,市政府召开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就工程进度、管理体制、工程建设目标、政策处理和资金平衡等问题提出了原则意见。
2006年2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文(发改交运[2006]292号)批复,同意建设宁波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工程。
2009年6月18日,象山港大桥打下第一根钢管桩。
2010年3月20日, 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工程一合同段首个墩身顺利浇筑,该墩身为云龙互通立交桥G匝道21#墩,也是象山港大桥接线工程的首个墩身,此役标志着一合同及整个象山港大桥接线工程正式开始了陆上结构的实施阶段。
2012年7月11日,经历了1000多个昼夜的奋战,象山港大桥今晚将补上最后一个“豁口”,实现合龙。
2012年12月29日凌晨,象山港大桥通车。
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建筑网微信号。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5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