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雷竹11月份种植的现在一月份叶子都干了还能不能活

雷竹是我国一种优良笋用竹种,具有出笋早、产量高、笋期长、笋味美,年年出笋,效益高,适应性强等特点,并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

雷竹11月份种植的现在一月份叶子都干了还能不能活

一、笋园地的选择与整地

1、选址

雷竹的建园应选择交通便利,坡度小于5゜,土壤深厚,疏松肥沃、湿润、微酸性或中性沙质壤土的低丘、平原、冲积的溪河沿岸滩涂地和房前屋后空地。

2、整地

笋园整地一般采取全垦整地,造林前,清除园内杂草、灌木、树桩、石块等物,垦地深30cm左右,按预定栽植株数挖穴。挖穴规格:60X60X50cm。有条件的话每穴用枯饼肥0.5kg,或15-25kg土杂肥、厩肥和土拌匀,回填穴内。

二、品种与母竹的选择

1、品种选择

雷竹有宽叶和细叶两个品种,细叶雷竹出笋期比宽叶雷竹早10-15d,笋口感甜嫩,产量高,经济效益高于宽叶雷竹,生产上多选用细叶雷竹栽植。

2、母竹选择

选择直径2-3cm,1-2年生、分枝低矮、枝叶茂盛,无病虫、生长健壮的雷竹为母竹。挖掘母竹,留来鞭20cm,去鞭30cm,注意保护鞭芽与鞭根,母竹蔸带土团直径不少于25-30cm,母竹挖起后,留枝5-8盘,削切竹梢,切口要平。

三、雷竹的造林

1、造林时间

雷竹一年四季都可栽植,秋冬9-11月和早春2月是最佳季节。

2、造林密度

一般每公顷750-1200株。

3、栽植方法

雷竹移栽造林要掌握3个要点:一是母竹运到造林地要及时栽植;二是栽前适当修整穴和垫土。再将母竹放入穴内,让鞭根自然舒展,注意竹蔸下部与垫土密接,使母竹蔸深度比原入土深度深3-5cm,再自下而上,分层回填穴土,踏实竹蔸,使竹鞭与土紧密接合;三是栽植时遇晴天,要浇定蔸水,再培一层薄松土,或在定蔸处复盖一层稻草,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四、笋园的管理

1、及时补植

造林当年,对于枯死母竹及时进行补植。

2、除草松土

通过除草松土,清除杂草对水肥的竞争,改善土壤性能,有利促进竹笋生长。笋园除草松土,每年2-3次,结合施肥进行,注意近蔸浅、远蔸深。一般第1次5-6月,除草深翻25cm,挖去老竹鞭,注意保护新竹鞭和壮鞭;第2次9-10月除草松土15cm深,第3次翌年2-3月除草浅锄。

3、科学施肥

根据雷竹周年具有长鞭期、笋芽分化期、孕笋期和长笋期4个生长期的特点,进行科学施肥,促进竹笋的生长。笋园施肥一般每年4次,施肥量随立竹量的增多,逐年适当增加。第1次2-3月施催笋肥,促竹笋多长、长肥。每公顷施复合化肥150kg,或每丛竹施入粪尿5-10kg,方法是:竹林郁闭前化肥采用穴施。郁闭后,化肥采用沟施,沟间距0.5m,深10cm,施后覆土,人粪尿冲水2-4倍,浇蔸施肥;第2次6月,施长鞭肥,促母竹多发鞭、发壮芽,每公顷施复合化肥225kg,或每丛竹施人粪尿5-10kg,方法同第1次;第3次9月,施催芽肥,促竹鞭多发笋芽、发壮芽,施肥量与方法同第2次;最后1次11-12月,施孕笋肥,每公顷施菜枯饼3000kg,或农家肥15000-30000kg。

4、增温保湿

一般在竹林投产后每年11月底至12月用杂草、稻草、谷壳等(或在盖物上再盖一层农用薄膜),覆盖笋园10-30cm厚,用温度计测量控制竹林地表温度在15-17℃左右(超过20℃以上,及时揭开盖物。不然,不利发笋,甚至灼伤竹鞭根),笋期可提早20-45d。

5、竹林密度与结构

通过合理调节竹林密度和结构,能保持林内有适当空间,改善竹林通风和光照条件,保持留养竹有旺盛发笋、发竹能力,为竹林丰产提供基础条件。新造笋园,当年每株留养1-2株无病虫,健壮笋培育新竹;第2-4年逐年增加;第5年成林后,每公顷留养9000-12000株健壮的立竹,注意留养竹分布要均匀。留养竹龄比例:笋园3年生应占30%左右,1-2年生新竹约占60%-70%;

4年生竹一般不留养;

5年生以上老竹全砍掉。

6、新竹截梢

当年留养的新竹生长幼嫩,应在7-9月截除竹梢1/4-1/3,留枝12-15盘,这样可促进新竹木质化,增强和提高新竹对严冬和冷春的霜冻和雪压的防御能力。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498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