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三国喝的茶叫

茶在我国早已有之,

三国喝的茶叫

《三国演义》中也提到了茶,

只是书中的茶大多是无名称的,只有一种茶有名称,叫“柏子茶”。

“柏子茶”出现在书的第八十九回,

孔明军队误饮哑泉水,孔明受当地山神的指引,去拜访万安隐者求解救方法。

万安隐者实际上是孟获的哥哥,叫孟节,

他用来招待孔明的是柏子茶、松花菜。(“隐者于庵中进柏子茶、松花菜,以待孔明。”)

一、在《三国演义》中,喝茶是人与人相见的一部分。

人与人相见一般步骤是1、相见——2、施礼——3、上茶;茶罢——4、谈要处理的事情。

如:

书的第五十二回 ,鲁肃去见孔明,

“孔明令大开城门,接肃入衙。讲礼毕,分宾主而坐。茶罢,肃曰:……”

完全是按照这四步来:1、相见(“接肃入衙”)——2、施礼(“讲礼毕,分宾主而坐”)——3、上茶;茶罢(“茶罢”)——4、谈要处理的事情(“肃曰……”,鲁肃开始说事情了,想要回荆州。)

书的第七十五回,关羽召华佗刮骨疗毒,

“闻有医者至,即召入。礼毕,赐坐。茶罢,佗请臂视之。”

也是按照这四步来:1、相见(“召入”)——2、施礼(“礼毕”)——3、上茶;茶罢(“茶罢”)——4、谈要处理的事情(华佗检查关羽受伤的胳臂。)

此外,书的第五十四回,吕范给刘备说媒,也是刘备请吕范进来,“礼毕坐定,茶罢,”然后再说事。

书的第五十四回,刘备去见乔国老,寻求保护,也是乔国老接刘备进去,“礼毕,茶罢,”刘备再开始说事情。

二、在《三国演义》中上茶,要按照地位尊卑的先后顺序进行。

如,书的第二十七回,关公保护刘备的二位夫人过了汜水关,到镇国寺前下马。镇国寺有一僧人叫普净,是关羽的同乡。

普净请关羽进去喝茶,关羽说先给车上的二位夫人献茶。(关公曰:“二位夫人在车上,可先献茶。”)

于是普净就先给二位夫人奉了茶,然后再请关羽进去。(“普净教取茶先奉夫人,然后请关公入方丈。”)

这一方面说明喝茶也是有先后顺序的礼节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关羽的重视礼节,尊重刘备,尊重刘备夫人。

三、在《三国演义》中,喝茶之后,要进一步深谈,接下来便是喝酒了。

如,书的第三十九回,有段类似宫斗剧的故事,刘表的大儿子叫刘琦,刘表偏爱刘琦,刘琦的继母蔡氏感到刘琦威胁到了自己儿子刘琮的地位,蔡氏想办法陷害刘琦,于是刘琦便向诸葛亮求救。

孔明见了刘琦后,“公子邀入后堂。茶罢,”刘琦求孔明相救。

孔明没答应,刘琦“乃挽留孔明入密室共饮”,留着孔明喝酒了。喝酒的时候,刘琦又求孔明救他。

孔明还是没有答应。

最后,刘琦就按照刘备出的主意,骗孔明说有一本古书,将孔明骗到一个小楼上,抽掉楼梯,让孔明下不了楼,还以自刎相威胁,孔明这才给刘琦出主意,让他离开荆州,镇守江夏。

​四、在《三国演义》中,将茶泼于地上是一种无礼的行为。

在古代除了祭奠是不能随意把茶和酒泼在地上。

书的第六十九回耿纪、韦晃想试探金祎,故意说曹操的好话,要抱曹操的大腿,

金祎“拂袖而起”,

此时随从奉上了茶,金祎“便将茶泼于地上”,

以此表示心中的愤怒。

这样,耿纪、韦晃才放心,“乃以实情相告曰”——我们是试你的。

被人试探了,金祎也不生气,

三人就一起愉快地谈起如何对付曹操,

谈到高兴处,还拍着手说好啊好啊(“抚掌称善”)。

毕竟,《三国演义》是以东汉末年为时代背景,

可以看出当时茶与茶文化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虽然已经开始,但整个社会对茶的认知程度和普及程度还十分有限。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501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