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葱种植时常发生死苗现象,应该注意什么,
你好,我是晴格格,大葱是北方餐桌常出现的蔬菜,下面就让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在大葱种植的过程中,分葱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步骤,分葱通常在秋季种植。种植前先选择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整地施肥后,做成两米宽的畦,畦内开6-7厘米深的沟,行距在20-25厘米。然后将鳞茎分开栽种在沟内,每穴种植2-3个种,穴距大概15厘米。栽好后覆盖土,浇透水。
起苗的时候一定要深刨根,抖落上面的土,然后把一些伤残的小苗或者是有病害的小苗及时的摘除。定植的时候可以使用干植方法或者水植法。分葱性喜冷凉,耐寒性强,对光照强度要求不高。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2-23摄氏度,在2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和强光下,老化速度加快,产量低,品质下降。大葱在-5摄氏度以下的低温下,生长缓慢。大葱在粘土、沙土中都能正常生长,土壤适应性广。大葱的根部入土浅,不耐旱涝,所以要求土壤湿润、灌排条件好。使用肥料要做到施足有机肥、重施氮肥、增施钾肥。
分葱死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土壤湿度过大:在高温生长缓慢阶段,干旱不会造成死亡,而过大的土壤湿度往往造成涝害而死株,这就是俗话说的“葱干不死淹的死”。夏秋季雨水较频繁,虽然雨量并不大,但是土壤一直处于湿润状态,造成了涝害,使根系部分窒息死亡,地上部就出现了死苗的现象。
2. 空气湿度过大:葱叶的表面有一层蜡质,具有保护水分散失的作用,蒸腾作用较小。今年的夏秋季节连阴雨天较多,空气湿度较大,抑制了蒸腾作用。因此根系的吸收作用减少,长期的缺乏肥料元素也会造成死苗。
3. 病害严重:由于多年的连作,土传病害严重,造成大葱软腐病、枯萎病、根腐病、霜霉病的大量发生。加上土壤湿度过大,更加剧了病害的危害,这些病害都能造成死苗。
分葱种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早整地,早移栽,合理密植是关键。
2. 中耕锄草要及时,以防涝灾造成烂根。中耕能促进大葱根系生长,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大葱栽植时正值气温高、雨水多的季节,各种杂草很多,因此一定要及时除草,防止草荒;7、8月是北方地区的集中降雨期,易造成大葱沤根、黄叶、干尖现象,除做好防涝积水的同时,还要早破表散墒,以便大葱的根系进行各种正常的活动。
3. 底肥追施要恰当,丰产优质有保障。结合大葱的生育特点和当地的施肥习惯,通常每亩底施30千克硝酸磷钾,7-8月亩追施30千克硝酸磷肥,9月下旬每亩再追施25千克硝酸磷。
以上就分葱死苗的原因和应该注意的事项了,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吧!祝大家都能够种植出健康挺拔的大葱!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514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