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沙土地种水稻漏水怎么去改良

一、观察漏水状态

沙土地种水稻漏水怎么去改良

①水稻田长期蓄不住水:今早灌满一田水,明早去看水稻田就又已经露出了泥巴,这样周而复始,每天如此,这种漏水情况是因土壤问题而导致的,也就说这是沙泥田蓄不住水的原因。

②看不出明显的漏水状态:但是,只要三天不下雨,田里面的水就没有了,这种情况如果仔细观察,会发觉田基的泥土很松散,甚至连杂草都不长,将脚用力往下使劲一踩,田基就会凹陷下去。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一年当中多次使用了草甘膦而破坏了生态平衡,以至于田基上不再长杂草,土壤也遭到了破坏而变得松散没有了粘性,所以,蓄水能力降低。

③有害生物从田基中间打出拳头般大小的洞:田水从这个洞哗啦啦流出,直到田里的水位低于该洞口为止,这种状态一般是老鼠、福寿螺等有害生危害。

二、因上述问题引起漏水的解决办法

【1】解决沙泥田漏水的办法

沙泥田漏水,就如个别人的某一方面的缺点是与生俱来的一样,因沙质土壤其本身没有粘性的原因,一般灌满一田水最多能渡过1~3天,田块就会干掉。这也就是为什么沙泥田种植水稻没有黄泥田的水稻产量高的原因之一,解决沙泥田漏水有两个办法:

①再加一条夹沟,使用长流水:遇上沙泥田,一般解决办法就是引入长流水,但是引入长流水有个缺点就是不保肥、水温低。针对这个问题,有经验的老农就会在靠近田基边再做一条夹沟,而夹沟的末尾会同时各做一个入水口和出水口。这样的原理是限定水位,如果水田中的水位降低了,夹沟里的水会自动流入稻田供养水稻而不至于缺水;当水田的水灌溉到了设定的位置,长流水会从与入水口相邻的出水口直接流出稻田外,因而不会因新水灌入稻田而降低水温,这样既不影响稻田中的水温,也不会中断供水。

②采取包田基的措施:这是目前农村种植水稻散户用得最为普遍的给水田保水的的方法,包田基的操作时间一般安排在预计抛秧移栽前的5~8天;预计要包田基的田块需首先进行仔细的耕耘,因为沙泥田的泥浆非常容易沉底的缘故。在耕好之后的2天之内选择晴天进行包田基,这样才有足够的泥浆供包田基使用。

包田基时用3齿或者4齿能让水过滤的镐子,将泥浆勾起糊上田基,泥浆的厚度建议不少于5~6㎝,如果刚糊上1~3小时之内遇上大雨冲走了泥浆,则需重新补包。

【2】解决因过度的施用除草而造成漏水的办法

解这个问题,目前没有既省力又有效的办法,只能采取有效而费力的用大锤砸的办法,我们村的人是这样做的,用大磅锤仔细将田基使劲捶一遍,将田基的泥土捶紧,减低渗水程度。当然这个方法只适宜在全泥土的田基上使用,如果是石头堆砌的梯田是不适宜用这个方法的。

【3】因老鼠、福寿螺打洞而造成漏水的解决办法

①如何堵塞老鼠、福寿螺打洞造成的漏水:因它们的危害方式非常相似,这里就不分开讲解,如果水稻田被其打洞而漏水,首先需填补被挖开的洞,有时候我们今天补上了,明天去看,洞又被挖开了,稻田里的水被漏得精光,无奈之下挖开土洞直接塞进几个石头,再用泥土填塞缝隙。过后一看倒是生效了,毕竟老鼠与福寿螺再厉害它们也咬不动石头呀;另外再找到打洞者将其“清理”掉,这才叫做治根又治本,只有把危害者拿下了才能治其根本。

②暴雨过后堵漏洞的办法:暴雨过后,福寿螺对水稻田造成的漏水的概率会很大程度上升,往往大暴雨引发洪水之时,福寿螺危害是平时的几倍,并且这种漏洞会隐藏在田中间很难找到。

在雨过天晴之后去田里检查田水时,明明水田的出水口安然无恙,而稻田里的水位几乎已经降到了露出了泥巴,可就是看不到漏水的洞在哪里。这就有必要沿着田基一路仔细检查,看到田基下面有被水浸湿的地方,就依着这个范围走进水田,用脚将田里的水搅浑,再看浑水从哪个方向渗出,继续沿着追踪就可以找到漏洞,然后再把这个漏洞圈起来,这样就可以制止漏水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514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