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对河西走廊绿洲形成的作用
自然条件:河西走廊处于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之间,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为两山夹峙,地势相对平坦。在河西走廊山地的周围,由山区河流搬运下来的物质堆积于山前,形成相互毗连的山前倾斜平原。在较大的河流下游,还分布着冲积平原。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引水灌溉条件好,便于开发利用,是河西走廊绿洲主要的分布地区。人口与农业:河西走廊一向是人口聚居区,也是古时的边防重点,军队在这里驻守。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历史悠久,是甘肃省重要农业区之一,是我国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它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它提供了全省2/3以上的商品粮、几乎全部的棉花、9/10的甜菜、2/5以上的油料、啤酒大麦和瓜果蔬菜。平地绿洲区主要种植春小麦、大麦、糜子、谷子、玉米、及少量水稻、高粱、马铃薯。油料作物主要为胡麻。瓜类有西瓜、仔瓜和白兰瓜,果树以枣、梨、苹果为主。山前地区以夏杂粮为主,主要种植青稞、黑麦、蚕豆、豌豆、马铃薯和油菜。河西畜牧业发达,如山丹马营滩自古即为著名军马场。历史:河西走廊是匈奴的游牧区,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河西走廊是通往西域的最佳路径,河西走廊以北是匈奴的大本营,南是青藏高原,河西走廊虽然也时常受匈奴骚扰,但总比从匈奴老家过去要安全的多啊。公元前121年,西汉大将军霍去病两次鏖战河西走廊,将匈奴驱赶出去,咽喉之道得以畅通无阻。
你所指祁连山确切的说是祁连山脉,它贯穿整个河西走廊,分界青海与甘肃两省。之所以成为母亲山,是由于祁连山北麓与南麓水草丰盛,河流众多,多年来灌溉了南北两麓的农田,更多的是北麓农田,对甘肃省农田水利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加之水草丰盛,为南北两麓的游牧民族提供了良好的草场,也是重要的畜牧基地。祁连山的分布走向,对于两省的环境人文及各方面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这是我所理解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517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