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杂交小米亩株多少棵
旱地亩留苗以0.8-1万 2、株为宜,水地亩留苗以1-1.2万株为宜,在此范围内注意掌握,好地宜密,差地宜稀。
一、选土整地:
选择土质疏松,地势平坦,土层较厚,排水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细整地,整好地,从而改良土壤结构,增强保水能力,加深耕层,利于小米根系下扎,使植株生长健壮,从而提高产量。
二、适时早播
1、选好抗逆性强、丰产性能好、商品性和营养性均好的优良品质的小米种子。
2、搞好种子处理: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选择晴天及时晒种,对种子进行风筛选、盐水选,清除秕粒、草籽、杂物等,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
3、适时早播,适期播种是保证小米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谷雨前后)播种为宜。播种方式有撒播、条播等。小米在旱土上采用较多,优点是保水、保肥、保土。
4、播种量:小米一般播种量为0.8—1公斤/亩左右,深度3—5厘米。旱地每亩留苗一般4—5万株左右。
三、合理施肥
1、基肥:基肥在播种前结合深耕整地一次施入,一般以农家肥为主,亩施优质农家肥2500—3500公斤/亩,用农家肥与磷肥混合作底肥,结合翻地施施入土壤。
2、种肥:一般亩施磷酸二胺10公斤,氮肥5公斤,可促进谷苗早生早发,满足谷子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
3、追肥:追肥增产作用最大的时期是孕穗阶段,一般以每亩施氮肥35公斤左右。
四、加强管理
1、补苗间苗:一般在小米出苗后2~3片叶时进行查苗补种;
5~6片时进行间苗定苗。
2、中耕除草:小米的中耕管理大多在幼苗期、拔节期和孕穗期,一般2~3次。第一次中耕结合间定苗进行,中耕掌握浅锄、细碎土块、清除杂草的技术。第二次中耕在拔节期间,并结合追肥进行。中耕要深,同时进行培土。第三次中耕在封行前进行,中耕深度一般一4~5厘米为宜。中耕松土除草之外,同时要进行高培土,以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倒伏。
3、病虫害防治:
选用抗(耐)病品种:如“本地糯小米”、“黄平糯小米”、“施秉红小米”等,此外可选择省外的“豫谷5号”、“豫谷7号”、“豫谷9号”、“沁州黄小米”、等品种。
4、药剂防治:
a、苗期防治:小米定苗后,如遇气候干旱,为防止红蜘蛛快速生长繁殖,采取三氯杀螨醇喷雾防治。如遇连雨天,田间湿度大,为防止粟芒蝇的繁殖,应采用菊酯类杀虫剂喷雾防治。
b、成株期防治:小米抽穗后,8月上中旬正值三代黏虫繁殖生长期,此时注意检查,如发现有黏虫,要及时用DDV乳剂进行防治。小米成株期如遇连雨天,气候潮湿,小米不抗锈病,病叶率在1%~5%时,及时采取如粉锈宁兑水喷雾等化学保护方法进行防治。
7月下旬,如云阴雨天较多,小米径基部容易出现云状病班,应采用纹枯灵或井冈霉素进行喷雾防治。
五、适时收获
一般在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收获,为最佳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540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