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大棚茄子叶子边缘吐水的原因

茄子“吐水”烂棵子

大棚茄子叶子边缘吐水的原因

长茄是寿光市纪台镇的主栽作物,近几年深冬季节,随着露水增多,长茄烂秆、烂叶、烂茄子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很多菜农甚至因此大量死棵,产量明显降低。这个冬季天气较好,没有出现连续阴天的情况,但烂秆死棵的情况也已经出现,很多菜农棚里已经拔出数十棵。

返水重土壤湿 叶片过大惹祸端

2018年8月份的连续暴雨,导致纪台镇孟家村、魏家村等地势较低的棚室返水严重,部分棚室甚至连续抽水一个月,棚内积水才下去。积水即使退去,但深层土壤仍然很湿,而茄子又是出名的根系深,菜农着急忙慌的用肥、定植,但因为土壤湿度一直很大,粪肥使用晚,定植时间晚,为了尽快促棵,今年棚内茄子烧根、徒长等问题十分突出,表现为叶片普遍更大,茎秆更细嫩,植株抗逆性下降。

进入深冬期后,通风减少,棚内湿度增大,露水日渐增多,叶片过大的茄子通风透光差,露水蒸发慢,甚至中午前后叶片上仍然存在大量露水,菜农上午点花时,身上的衣服都被打湿。很多菜农反映,茄子的大叶片上总是“吐水”,叶缘全是水,叶片脆、黄,烂秆、烂叶最容易发生在大叶片的植株上。湿度大,露水多,茎秆、叶片容易被细菌、卵菌侵染,出现大量烂秆。

注重细节管理 减少水分蒸发

棚内湿度大,露水多,想要改善这个情况,首先要做好减少水分蒸发的工作。除了茎叶蒸腾作用不可避免,其他任何可能增加空气湿度的问题,菜农都要注意做好调节。

1.做好棚前脸处理

棚膜露水顺流而下,几乎全部流到棚前脸位置,造成冬季棚内该处湿度一直很高,尤其是随着棚室内外温差增大,棚膜上结露更多,流下的露水也更多。到菜农棚内看看,出现烂秆死棵最多的位置也位于前脸处。建议菜农将棚前脸位置用黑色地膜进行覆盖,减少水分蒸发,避免杂草生长,并在前脸与茄子之间设置竖直的透明挡湿膜,有助于降低棚前脸湿度,减少露水出现。

2.地膜、秸秆覆盖地面

前期积水重,土壤湿,很多菜农并没有覆盖地膜,随着冬季最冷的时间到来,建议菜农将地膜覆盖好,以种植行喷灌管道为中心,将浇水浸湿到的土壤全部盖起来,避免地表水分的蒸发。操作行内,冬季基本不浇水,建议覆盖粉碎的秸秆、稻壳等,减轻踩踏,还可在夜间吸收水气,调节棚内湿度,增加棚内二氧化碳供应,提高地温,效果显著。

3.选择优质喷雾器械

冬季病害多,喷药也多,如茄子植株长起来后,使用普通喷雾器,一亩地往往就要喷4-5桶水,相当于往空气中喷洒了60公斤水。而冬季光照时间短,喷药后很难等到药液完全干透后再关闭通风口,造成棚内湿度增大。当前,市面上已经出现新型雾化程度更好的喷雾器,一亩地只需要1桶水,大大减少了喷药用水量。

做好通风、整枝 促进湿度下降

除了减少水分蒸发外,菜农还要注意促进露水蒸发,减少液态水存在,降低棚内湿度。

1.加强整枝打叶,改善通风透光

露水严重的地方,尤以植株叶片大的地方最为严重。对于叶片过大、露水多的问题,建议菜农加强整枝摘叶,疏除中下部叶片,增加通风透光,有助于改善露水多的情况。对于叶片过大问题,建议菜农提前喷洒磷酸二氢钾、石原金牛悬浮钙等,减少追肥中氮肥使用,调节植株体内养分比例,降低氮肥比例,有助于减少大叶片的出现。此外,叶片喷洒低浓度的叶绿素、氯化胆碱等,也有助于减小叶片,提高抗逆性。

2.延长通风时间

冬季棚室内外温差大,通风时间短,要注意以通小风为主,加强分次通风,延长通风时间,有助于棚内外空气流通,降低棚内湿度。即使阴天时,也应注意中午前后适当通风,避免棚内湿度过大。

3.合理使用大棚增温块

出现连阴天时,棚室温度低,湿度大,此时在棚内点燃大棚增温块,有助于提高棚内温度,降低湿度,减少露水。

合理用药 减少病菌侵染

在做好降低湿度、减少露水的基础上,菜农还应加强药剂防治,减少病菌侵染。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544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