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双季燕麦种植技术
、燕麦喜冷凉、忌高温。燕麦对生育期间要求的温度比较低,生育期间需≥5℃的积温约为1300-1500℃,种子在1-2℃时即能萌发,当地温稳定在3-4℃时即可播种。幼苗可忍耐-4-5℃低温。各生育阶段的适宜温度是:出苗至分蘖期为12-15℃,拔节至孕穗期为18-20℃,抽穗期为18-20℃,抽穗开花期18-24℃,灌浆期15-18℃,生育期中日均温大于25℃时,单位面积的干物质积累会明显下降。 土壤宜选择土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不过燕麦虽然适宜在多种土壤条件下种植,但若想燕麦取得高产,还是种植在有机质含量高,养分丰富,土壤结构疏松的壤土比较好,选择富含有机腐殖质、酸碱度PH值在5.5-6.5的地块种植燕麦。选地时还要注意,燕麦最忌连作,连作会使燕麦田病虫害的发病率增高,杂草蔓延。大豆前茬残留咪草烟、氯嘧磺隆对燕麦有严重危害,应选择4年以上没有施用过咪草烟和氯嘧磺隆的地块种植。要想提高燕麦的产量,最好的前茬作物是马铃薯、蚕豆、绿豆、菜豆、蔬菜,其次是亚麻和牧草。 2、燕麦是耐旱作物,多为旱作。应该结合施用基肥进行深耕,耕翻深度一般在20cm。深耕可加深土壤耕作层,便于接纳雨水,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通气性。耕地后,要及时耙压,将翻耕的土壤耙平,消灭坷拉。一来可以防止风蚀,起到保墒护土的作用。二来有利于提高播种质量。燕麦种植在耕作层浅、土壤结构差、易板结、酸度大、有效养分含量低的土壤,如夜潮土、灰泡土、酸性黄壤、黄棕壤等瘠薄的低产田地上,耕作粗放或受冬春干旱的影响,往往产量偏低。因此,整地工作应立足于早耕、深耕、细耕,在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第一次深耕,积累秋雨保持土壤墒情,在播种前进行第二次浅耕,细耕细耙。对酸性较强的土壤施用石灰中和酸度,粘重土壤采用掺砂客土办法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547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