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竹的正确养殖方法
(1)生长环境:对于刚栽种的佛竹盆景,浇透水后,将其放置于于蔽荫处养护10天左右,而后在置于半阴半阳处养护5天,随后将其放置于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精心养护和管理。夏季应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否则会损伤佛竹的根系,种植人员应市场进行蔽荫。
(2)温度:佛竹喜湿暖湿润气侯,抗寒力较低,能耐轻霜及极端0℃左右低温,长期温度低于4-6℃,植株会受到寒害。可在露地越冬,在背风向阳处,均可栽培。秋末冬初,当夜间气温降至5℃左右时,应移入室内,室温保持在8℃左右,室温过高对来年生长不利。
(3)浇水:佛竹属于耐水湿植物,应经常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盆内不可出现积水。夏季是生长旺盛期,气温较高,早晚进行浇一次水。冬季应将其移入室内,叶面尘土较多,应适当对其叶面进行喷水,使叶片看起来更加青翠美观。
(4)施肥:施肥不宜过多,肥水过大会导致植物枝叶陡长,影响美观;
3-9月,每月施一次腐熟稀薄的液肥即可。施钙镁磷或腐熟禽畜粪作基肥,生长盛期每月或隔月施氮肥水一次,以保持茎秆黄亮,叶片翠绿,但氮肥不宜施用过多,以免出现每节生长过长,不形成佛肚状,降低观赏价值。
(5)修剪:生长相对较快,对造型不需要的枝条应及时进行剪除,以免消耗其营养。新竹干细、节长,又影响造型,则应及时进行剪除。
方法:
1、土壤配置:佛竹基质以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壤土为宜,常用的基质有:(1)沙质壤土(加适量腐熟基肥);(2)草皮泥(火烧土)+农田表土(1:1);(3)农田表土+河沙+适量腐熟基肥(4:2:1)。
2、温度管理:佛竹喜湿暖湿润气侯,抗寒力较低,能耐轻霜及极端0℃左右低温,但遇长期4~6℃低温,植株受寒害。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地区,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华南北部的背风向阳处,尚可栽培。华中至华北的广大地区,均只宜盆栽,置温室或室内防寒越冬。
3、水分管理:佛竹喜湿怕积水。装盆后第一次水要浇透,以后保持盆土湿润,不可浇水过多,否则易烂鞭烂根。从装盆至成活阶段还要经常向叶片喷水。如果盆土缺水,竹叶会卷曲,此时,应及时浇水,则竹叶又会展开。夏天平均1至2天浇水一次,冬天少浇水,但要保证盆土湿润,以防“干冻”。
4、肥料管理:盆栽佛竹肥料主要以装盆时拌入盆土中的有机肥为主,竹子成活后适当追肥,“薄肥勤施”,在春夏水施0.5%尿素或1.0%的复合肥。
5、病虫防治:盆栽佛竹虫害主要有蚜虫、介壳虫等,可用80%敌敌畏乳剂或40%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洒;病害主要有煤污病、丛枝病等,要加强管理,及时修剪病株。
1、土壤。
养殖佛肚竹要用疏松、含有腐殖质的沙质土壤,最好不要选用比较黏重的土壤,会影响它正常生长。
2、浇水。
它喜欢湿润,所以要保证盆土处于湿润的状态,浇水要浇透,不过不能产生积水,很容易导致烂根,夏天温度高的时候,一天可以浇2次水,冬季最好放在室内养殖,并控制浇水量。
1、光和温度。佛肚树性喜阳光,需放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夏日强光需要适当的遮阳,其它时间则需要充足的阳光。生育期适宜温度22-28℃,冬季不宜低于10℃,10℃以下会对受冻落叶产生不良影响。
2、水分和肥料。性耐旱,生育期浇水不宜过多,尤其在秋冬季气温较低时,应减少浇水,盆土稍干为宜,但夏季高温时,水份不可少,除早晨浇足水外,在傍晚观察到盆上干燥时,还需适当补浇,为了降低室内温度可在地面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同时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佛腹树木对肥料的需求不大,在春季发芽后,大约2周施一次追肥,以腐饼肥为主,肥水率20%-30%,冬季停止施肥。
3、翻盆与换土。小株型盆栽应每年进行1次;
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为宜.土壤培养剂以腐叶土1份,园土0.5份加黄沙。五份拌匀,主要是排水方便。
4、繁殖。树龄以扦插繁殖为主,每年5^6年,选择树顶分叉的嫩枝,长10~5厘米,在节下0~5厘米处切开,置阴凉通风处2~3小时,待切口稍干后,插人砂床,做好遮阳工作,在25℃左右,15~20天后就可以生根,根须长2~3厘米时上盆。
土壤适宜:以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或中性土为宜,碱性土可添加硫酸亚铁改善。
光线充足:生长期要保证光照充裕,春秋冬季可接受全日照,夏季要遮蔽强光。
提供水分:土壤保持湿润但不积水状,夏季可每天浇水,冬季要控。
合理施肥:在3-9月要每月施肥一次稀薄的液肥,生长期可每月或隔月施一次氮肥水。
佛竹最适宜的插种养殖时间是在每年的4~9月,因为夏秋季是全年高温多湿的季节,非常有利于佛竹的生长,所以这段时间也是竹长根最快的时候,这时候是最适宜土养富贵竹的。
佛竹若是土养在室内最好选用紫砂盆、塑料盆,养在室外则最好选用土陶盆。要说在土养阶段,用泥盆是最好的,成型之后再换入瓷盆、紫砂等观赏类的花盆。但紫砂盆价格较高,而瓷盆次之,塑料盆就较为便宜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549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