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回芽有什么特征
在园林绿化中,苗木回芽是常见的现象。该现象的发生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造成回芽的树木往往挽救的成活率比较低。那么引起树木回家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出现回芽又该如何进行救治或预防呢?下面进行主要讲解和分析。
1,土球小,树体高大。
土球小往往造成树木的吸收功能丧失,对土壤内的营养和水分吸收能力变差,导致树木对水分和营养的需求缺乏。树体高大,往往造成水分上不去,树体萌芽势弱,容易发生回芽。
2,温度过高,蒸腾量过大。
特别是进入夏季,由于温度升高过快,导致树体水分缺乏加速,树木水分营养缺乏加快造成回芽。
3,根系腐烂,丧失吸收能力。
由于树木栽植后,根系伤口较多,在水分过多时往往容易造成根系腐烂,引发根系丧失吸收能力,从而发生回芽。
4,头大,脚小。
头大脚小,意思是树冠大,树根小,往往造成营养水分消耗过快,而供应不足。也是树木夏季回芽的一个主要原因。
5,树木枝干发生病变。
有一些树种进入夏季,往往容易引发枝干腐烂病、溃疡病,流胶病,茎基腐病等,常造成树木枝干的运输能力丧失,导致回芽。
防治措施:
1,移栽时注意增大土球,缩小树冠。
增大土球缩小树冠,主要是保持树体的营养供需平衡,以达到供大于求,可减少树木回芽机率。另外,增大土球有助于对吸收根的保存完整性和对根系吸收能力的保持。而缩小树冠则可以减少水分的蒸腾面积,减少树体内部水分散失,有利于树木的树体水分保持,从而达到供需平衡。但这个也要根据树种而定,如松柏类树种和萌芽再生力弱的树种,则不适宜大量的修剪,可适当摘叶。
2,调控树木的营养水分。
水大容易造成根系缺氧,引发根系腐烂,是造成树木回芽的一个重要原因。应做好水分的管理,做到见干见湿或根据树种对水分的喜好性浇水。并要掌握浇水时间,避开高温期。水分过多,容易造成土壤内缺氧,引起根部无氧呼吸,造成根部厌氧菌的滋生,引发根部栓塞、腐烂、坏死,造成树木回芽。
3,根部杀菌促根处理。
一定要对根部进行杀菌剂消毒处理,并用生根剂灌根处理。根部杀菌可减少土壤病菌对根系伤口的危害,容易形成愈伤组织和根源基,加上浇灌生根剂,可促进根系发育,提升根部吸收功能,降低回芽机率。
4,树体营养水分补充。
目前常用吊针营养液进行补充,效果比较突出。由于栽植后,根部的吸收功能缺失,通过人为输液,可弥补这项缺失,使树木水分和营养得到补充,降低回芽。
特征:苗木发芽、展叶后,生长势较弱,表现萎蔫、不挺拔,且叶、芽逐渐回缩枯亡,这种现象称为"回芽"。有些出现回芽现象的苗木,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后得以挽救,但有些出现回芽现象的苗木则无可挽回。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553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