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地膜覆盖栽培方法
适时播种
于2月下旬~3月上旬催芽;
3月下旬即可播种。
2、培育壮芽
在播种前20~30天从贮窖中取出种姜,洗去姜块上的泥土,然后进行消毒处理,即用20%草木灰溶液浸种20分钟或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浸种1小时,再用清水洗净。消毒后,平铺在草苫或干净地面上晾晒1~2天。将种姜置于室内堆放2~3天,姜堆上覆盖草苫。与此同时严格选种,淘汰瘦弱干瘪、肉质变褐或发软的姜块。然后在22~25℃温度条件下催芽。催芽标准为芽长0.5~2.0厘米、粗0.5~1.0厘米。
3、 整地施肥
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以上,过磷酸钙50~75公斤,高畦栽培。畦宽1.5米包沟,高20厘米以上,畦面上开3行10厘米深的沟,可种3行。
4、 播种
一般姜种块以50~75克为宜,每块姜种上只留一个短壮芽,其余芽全部抹除,掰姜时发现芽基部或姜块断面变褐,应剔除。然后将掰好的姜块放入250~500毫克/公斤的乙烯利溶液中浸泡15分钟,捞出后随即播种。用平播法排入种姜,芽一律向上,放好姜种后用手轻轻按入泥中,种姜播后立即覆土4~5厘米厚,然后荡平沟底。一般亩栽7500~8000株,行株距(48厘米~50厘米)×(17厘米~19厘米)。
5、压膜
姜播种后,用宽1.2米的无色地膜拉紧于沟两侧的垄上,压紧地膜,沟底与上端膜的距离保持15厘米,幼芽出土后,待苗与上端地膜接触时,打孔引出幼苗;
6月下旬发生第一侧枝时,撤去地膜。
5月上旬,将黑色地膜覆盖在无色地膜上,出苗后挖洞引苗;
7月下旬~8月上旬去除黑色地膜和无色地膜。
6、 肥水管理
播种前浇足底水,播种半月后第一次浇水;
2~3天后第二次浇水,幼苗期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度65%~70%,夏季浇水以早晚为宜,暴雨后注意排涝,立秋后进入旺盛生长期需水较多;
4~6天应浇水一次,保持土壤相对湿度75%~80%。发芽期不需追肥,苗高30厘米、发1~2个分枝时追一次壮苗肥,亩施硫酸铵或磷酸二铵20公斤。立秋前后追转折肥,亩施饼肥75公斤,复合肥50公斤,同时结合追肥第一次培土,以后结合浇水进行第2、3次培土。9月中旬追补充肥,亩施复合肥25公斤。
生姜地膜覆盖栽培由于提高了地温,因此生姜可以提早播种,延长生长期,提高产量,同时还能保湿,抑制杂草生长,减少中耕次数,降低成本。
一、单层膜覆盖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生姜可提早25~30天播种,比对照增产20%以上。播种后喷施1次除草剂,然后覆盖地膜,既可省去拔草的麻烦,又可减少除草剂施用次数。一般于6月下旬撤去薄膜。具体做法是:播种后用宽1.2米的地膜拉紧盖于沟两侧的垄上,取土压紧地膜,使沟底与膜的距离保持15厘米左右,一幅地膜盖两行。幼芽出土后,待苗与地膜接触时,打孔引出幼苗。
二、双层膜覆盖
笔者利用透明和黑色地膜双膜覆盖,获得较理想的效果。具体做法是:4月中旬生姜播种后,随即盖上透明地膜,等到5月上旬,生姜出苗前再在透明地膜上加盖一层黑色地膜。黑膜的主要作用是遮阴,达到降温、保湿、节水、除草的目的。这种做法不但能使遮阴成本降低200~300元/亩,而且还能增产30%~40%,是目前值得推广的一项生姜高产栽培新技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564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