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怎样种植方法
1、分株繁殖,芦荟可采取分株的方法进行栽种,分株可选择在每年春季或夏季进行。需使用消毒后的小刀,切割芦荟叶腋间生长出的短枝,放置到阴凉处晾干后再插入到栽种母株的土壤中,待短枝生长出根系后便可进行移栽。
2、扦插繁殖,芦荟还可采取扦插的方法进行繁殖,需选择生长健壮的枝条主干作为母株进行扦插,扦插时需保证切口的平滑,避免枝条出现感染的状况。之后可直接将枝条插入土壤中,15~25天后枝条便可生根。
3、后期养护,芦荟具有一定的耐旱性,栽种完成后需严格控制浇水量,只需保证土壤表面处于微微干燥的状态即可,土壤过于湿润会导致芦荟根部出现腐烂的状况。在芦荟生长期间还需每个月施加一次稀释后的有机肥或花生麸来补充营养。
4、光温管理,芦荟在生长期间对光照的需求较大,在春秋季节可将芦荟放置到光线明亮处养护,在夏季需转移到半阴处养护,避免强光的直射,冬季可放置到向阳处养护。日常养护芦荟时,还需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5~35℃之间,在冬季气温低于5℃时,需将其转移到室内养护。
1、土壤:芦荟要使用松软透气的土壤,要一直保持良好的土壤环境,避免板结。
2、浇水:芦荟被称为“旱不死的植物”,所以不浇少浇水一般影响不大,但如果土中积水,就会导致根烂淹死。
3、光照:芦荟需要充分的阳光才能生长,晒得多才越生长得好。
4、肥料:芦荟可用氮磷钾及一些微量元素的肥料,尽量使用发酵的有机肥,如饼肥、鸡粪、堆肥等。
、土壤
芦荟的根系比较健壮,因此要使用松软透气的土壤,要一直保持良好的土壤环境,避免板结。而且还要有足够的养分,因为它的生长力很强,日常的消耗比较多。没有养分就无法生长,所以栽种的土壤首先要足够营养,同时每个月还需要追肥,浇灌一些适合生长的肥水即可。
2、光照
芦荟不需要过于强烈的光照,因为它的叶片水分太多,一旦过热水分就会加速蒸发,到时枝叶会变得干瘪,所以不能晒得过多。而春天的光照不是很强烈,可以稍微拿出去照一下,有利于枝干健壮。
3、浇水
芦荟自身的水分储备比较多,所以不需要经常浇水。一般每个月一次就够了,即使忘记了一个月没有浇也没事。宁可少浇也不要多浇,否则很容易就会烂根烂叶。
土壤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将土适当施以厩肥或堆肥,耕细耙平,一般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kg,然后作宽0.8-1m,长视地形而定的畦。过湿过粘的土壤不宜栽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578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