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香丝水稻品种的栽培技术
1.1 选地
在对稻田位置进行选择时, 应该确保土壤质地好, 灌溉水源距离近同时不存在污染, 水稻生长过程中无论是光照、温度还是水源都能够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1.2 选种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 品种繁多, 在种植前, 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选种。在水稻选种过程中, 一是应该选择具备稳产高产、抗病抗倒伏的品种, 保证种子纯度, 减少杂株率;二是应该配合机选、风力、盐水精选等方法, 去除其中存在的秕谷, 留下颗粒饱满的种子。选种完成后, 应该利用混合多菌灵溶液做好浸种工作, 提升水稻对于病虫害的抵御能力。
1.3 播种
应该根据稻田的地形地貌以及水稻种植规模选择人工播种或者机械播种, 如人工播种, 每亩播种量。
1.4 育苗
育苗可以在专门的育苗中心进行, 也可以在秧田进行, 在育苗环节, 需要保证秧田地势平坦渗水适中, 确保幼苗的茁壮成长, 当秧苗长到一定高度后, 就可以继续插秧作业。
1.5 插秧
插秧是水稻种植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必须保证秧苗插入淤泥的深度合理, 间格有序。插秧同样包括人工和机械两种方式, 相比较而言, 机械插秧的效率更高, 但是要求稻田地形必须平坦, 如果起伏较大或者形状不规则, 会影响插秧质量。插秧过程中应该避开大雨天气, 确保秧苗呈南北走向, 配合根茎健壮的秧苗来提升其成活率。
1.6 施肥
插秧结束后, 应该及时施肥, 为水稻提供快速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保证水稻的顺利成活。一般情况下, 早水稻应该施加35%的复合肥, 施加量为600~650kg每公顷, 晚水稻的施加量应该适当提高, 控制在650~750kg每公顷。考虑优质高产水稻基秆偏细, 在幼穗分化或者拔节阶段, 需要对氮肥的施加量进行严格控制。
1.7 灌溉
水稻种植中, 灌溉是最为重要的程序之一, 应该坚持几个基本的原则, 一是浅水插秧, 以保证秧苗均匀、平直;二是深水活蔸, 在插秧结束后们需要及时灌水, 将水量控制在叶耳下部, 满足水稻秧苗的生长需求;三是薄水分蘖, 当水稻处于分蘖期时, 需要对水量进行控制, 必要时排水晾晒, 确保田间有裂缝, 缝隙中可以看到白根;四是足水长穗, 在水稻结穗期, 应该保证供水充足, 水深应该在5~10cm左右, 以保证水稻根系的生长;五是干湿状籽, 简单来讲, 就是在疏导抽穗期潜水灌溉, 收割前5~7d跑马式灌水, 不能断水也不能灌水过多。
1.8 除草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该尽量选择人工除草, 或者在水田放样鸭子, 对杂草进行有效控制, 尽量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如果水稻种植面积较大, 可以适当选择一些低毒除草剂, 如噁草酮、草克星等, 注意控制浓度和用量, 避免造成水稻的大面积死亡。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大田一般亩用种量3.公斤,播种前宜用咪鲜胺浸种。.
2、科学除草。播种后2~天和分蘖期及时除草。
3.科学管理肥水。施足底肥,控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和硅肥。一般亩施纯氮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1。播种出苗后轻度晒田至3叶期,薄水促蘖,够苗晒田,孕穗至抽穗扬花期保持深水层,后期干湿交替,直到成熟。
4.化学调控。在2叶1心至3叶心时,结合施肥,每亩拌00克15%多效唑;在晒田前后(播种后4~4天),结合防治病虫,每亩用8~10克5%多效唑兑水喷雾。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586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