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池塘成蟹生态养殖在高温季节该如何管理

我是晴格格,螃蟹是大家非常喜欢吃的水产品,下面就让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池塘成蟹生态养殖在高温季节该如何管理

螃蟹因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农村有很多地方都在利用池塘对螃蟹进行养殖,高温期是成蟹养殖管理风险最大的时期,稍有疏忽池塘就会出现蓝藻暴发、池塘缺氧、成蟹上岸和成蟹零星死亡等现象,给成蟹的养殖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为确保成蟹安全度过高温期,蟹农需要对池塘进行精心的管理。

池塘养殖成蟹在高温期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高温季节池塘水温比较高,水分蒸发快,应该注意水位的变化情况,水深应该保持在1-1.2米。如果需要添水或者换水,应该检测外源水,确认水质良好才可以进行。加水的时间应该选择在早晨或者上午,换入上层水,抽掉底层水,每次换添5-10厘米。

2. 高温季节池塘溶解氧的饱和度下降,池塘里的耗氧因子多,造成夜晚池塘容易缺氧,所以要合理开启增氧设备,特别是下半夜开机以后要在第二天8-10点关机,千万不可以在水温高的时候开机增氧,不然就会加重池塘底热和缺氧现象,导致成蟹上岸上草。

3. 严防水草过密不通路通风。少量多次补充碳肥、钾肥,保持水草活力和韧性,水位过深的时候,每7-10天使用一次氧化增氧底改,促进水草生根。水草长势弱或者有些萎缩的时候,需要及时使用救草产品,快速恢复水草的活力;水质清爽,透明度高的池塘里有漂浮的水草,可以不急于捞除,水体过浓或者水体浑浊的池塘,需要及时捞除,否则水草腐烂以后会败坏水质。

4. 定期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EM菌等,提高水体透明度,平衡藻相,增加水体的稳定性。光合细菌在光照充足的时候使用,能分解水体中大分子有机质,净水能力强。芽孢杆菌、EM菌不能过量使用,以防缺氧和产生绿藻水。当水体有少量漂浮的蓝藻的时候可以使用不耗氧的地衣芽孢杆菌,配合补充有益硅藻,达到以藻抑藻的目的;当水体发红的时候可以使用芽孢杆菌或者有机酸调节水质,配合使用氧化增氧底改,减少有机质含量,控制有害藻类的繁殖。

5. 高温期要增强成蟹体质,保证成蟹蜕壳顺利。每天饲料投喂的时间尽可能晚一些,通常在傍晚6-7点比较合适,同时减少冰鲜鱼的投喂量,减轻成蟹的消化系统的负担,增加优质颗粒饲料和玉米等的数量,注重添加微量元素和保健产品,以提高成蟹消化和吸收能力,保护成蟹的肝脏,提高成蟹的免疫力。

以上就是池塘养殖成蟹在高温期的管理方法了,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吧!祝大家都能品尝到活蹦乱跳的新鲜螃蟹!

夏季天气炎热,水温较高,为确保河蟹安全度夏,提高成活率,促进河蟹快速生长,池塘养蟹管理工作尤为重要,要注意以下问题:(1)加强水质管理 河蟹适宜生长水温为22~25℃,因此在炎热盛夏季节应该加深池保持在1.5米左右,降低池水温度。

2-3天换水一次。水源要清洁卫生,无污无毒。换水时间以傍晚为宜,定期施用生石灰(用量为15千克/亩),保持pH7.5~8.5。

(2)移植水草 夏季蟹池内应移植一些水葫芦、水浮莲和水花生等漂浮植物,用绳或竹竿拦成一片。成片水草可起到遮荫降温作用,为河蟹提供阴凉的栖息环境。此外,蟹池中应栽种轮叶黑藻、苦草等,以便河蟹摄食和躲避敌害。水草的覆盖面占池面的1/3,对腐烂的水草应立即捞除,以免败坏水质,滋生病菌。

(3)注重饵料投喂 河蟹属杂食性动物,食性广泛,对动物性饵料(如小杂鱼、小虾、螺丝肉等)特别喜爱,但动物性饵料比例高会增加养殖成本,还容易使水质恶化。因此,夏季适当增加植物性饵料(小麦、马铃薯、甘薯、南瓜等)投放到固定食台上。投饵时间在19:00以后、21:00以前。

(4)做好“三防”工作 坚持每天早晚巡塘,防逃、防病和防敌害。夏季雨水多,要特别注意防止雨水冲垮池埂,造成河蟹外逃。严防敌害生物危害,防止老鼠、水蛇等的侵害,通常采取人力驱赶、工具捕捉和药物毒杀等方法。池塘养蟹密度较高,病害较多,应以防为主。发现河蟹不摄食、不活动、附肢腐烂和体表有污物等患病迹象,迅速施药治疗,减少河蟹死亡,保证河蟹快速生长。

高温多雨季应该要注意:

一:要根据气温变化,适时调整水深,加强水质管理。高温季节,水深保持1.5米,并且每隔5——7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三分之一,这样起到降温避暑的作用。同时,要定期泼洒生石灰溶液,及定期泼洒浓缩型光合细菌,保持溶解氧在5毫克/升,PH7——8.5,透明度25cm-30cm.

二:要合理科学地投饵。高温季节,正是河蟹摄食生长高峰,要特别注意。要保持饲料的营养、卫生、新鲜,根据河蟹的摄食情况、活动情况、水质变化、天气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及投饵次数,按照池内河蟹总量的百分之五——百分之八投饵,上午9:00在深水区投饵,下午18:00在浅水区投饵,做到定时、定量、定位、定点投饵。

三:搞好日常管理。每天早、中、晚巡塘各1次,注意做好防汛、防台风的工作。加固防逃 设施,严防河蟹逃逸,及时清除河蟹天敌。

四:要注意病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搞好河蟹的蟹抖病、肝坏死病、肠炎病、烂鳃病、纤毛虫病等防治。

五:搞好水草的管理。保持水草密度在百分五十至百分之六十,水草过密,及时梳理,过稀及时补栽,及时清除腐败变质的水草,保持水质清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601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