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津新鲫养殖技术

一、津新鲫的由来

津新鲫养殖技术

  津新鲫是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的科研团队带领全体职工,由彭泽鲫原种,采用高标准、大群体、低选择率的传统、家系、常规育种的技术路线,逐代的进行选择、培育,历经28年9代的选优劣汰,从每代的“良种群体中选良、优种群体中选优”,确保了原种的种质。因该鱼是雌核发育,为了提高子代鱼的生长速度,延迟性腺发育成熟周期,从选择的第6代起,采用了异源精子激活卵子的方法,使子代鱼生长比原种子代鱼生长快12%以上,性成周期延长到2龄,并且还增强了子代鱼的抗病能力。经连续多年在全国各地的饲养实践表明:该鱼种质优良,种性稳定,性状良好,形态原生,生长旺盛,抗病能力极强,饲料系数低,营养价值高,食用安全,绿色生态,品质优良,是当今高质高效的好品种。

  1. 津新鲫最大的优势是抗病能力极强

  经10个省市区多年的饲养实践表明,津新鲫在饲养过程中从未有发病信息的反馈,可以说津新鲫确实是一个不易患病的品种。

  2. 津新鲫生长快

  经历年的饲养对照表明,以当龄鱼为例:津新鲫尾重达131~180g,比彭泽鲫快12%,比异育银鲫“中科3号快,比淇河鲫快31%,比洞庭湖青鲫快26.6%,比日本白鲫快45.6%,比6号鲫快54.1%,比红鲫快56%。

  3. 津新鲫的饲料系数低

  饲养实践表明,投喂蛋白含量32%的饲料,津新鲫的饲料系数一般在1.4~1.2,比彭泽鲫、“中科3号”低0.1~0.2。

  4. 津新鲫的抗逆性能极强

  一是耐低氧:能在溶氧值1.0mg/L的水体中生存,当饲养池水体溶氧降至3.5mg/L时仍能够正常摄食生长。

  二是耐盐碱:在pH值高达9.5以下、含盐量高达6‰的水体环境中,池鱼能够正常摄食生长。

  三是耐运输:能耐受20~30个小时的长途运输,不掉鳞,不发生应激反应,成活率达100%。

  5. 津新鲫的抗寒力极强

  经多年来的越冬实践证实,津新鲫抗寒力极强,在冰下水位0.8米以上、水温1.5℃的池塘水体中能安全越冬,养殖实践还表明,在东北地区的越冬成活率达100%。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613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