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酬刘柴桑》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作品赏析 刘柴桑,即刘程之,见前诗[说明]。此诗与《和刘柴桑》诗当作于同一年,即义熙十年(414),陶渊明五十岁。从诗意来看,《和刘柴桑》作于冬春之交,而此诗作于秋天。诗中以隐居躬耕的自然乐趣和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道理来酬答刘柴桑,尽管其中带有消极的思想,但在朴素纯和之中,却洋溢着田园生活的乐趣。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2)。空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3)。新葵郁北瞩,嘉穟养南畴(4)。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5)?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6)。[注释] (1)酬:以诗文相赠答。

(2)穷居:偏僻的住处。人用:指人事应酬。用:为。四运:四时运行。周:周而复始,循环。

(3)空:此字诸本多有不同,或作“门”,或作“桐”,或作“阎”,或作“檐”,今从焦本。

(4)牖(yǒu 有):或作“墉”,今从和陶本、焦本。牖:窗户。葵:冬葵,一种蔬菜。穟:同“穗”。畴:田地。

(5)不:同“否”。

(6)室:指妻子。登:通“得”。[译文] 隐居偏远少应酬,常忘四季何节候。空旷庭院多落叶,悲慨方知已至秋。北窗之下葵茂盛,禾穗饱满在南畴。我今如若不行乐,未知尚有来岁否? 教妻带上小儿女,趁此良辰去远游。-----------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614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