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皮洋姜种植方法
1.地块选择。洋姜对于土壤没有严格要求,不能在酸性土壤种植,在沼泽地和盐碱地生长不良,以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产量最高。洋姜耐阴,可以在树荫下和比较凉爽的地方栽培,一般为零星栽培。
2.播种期选择。洋姜可以在-25-30℃的冻土层越冬,幼苗能耐1-2℃的低温,所以,一般在秋末和早春进行播种。洋姜以块茎进行繁殖,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大小不等的块茎,大的块茎用于商品,小的就作为种子,一般选用20-25克的块茎作为种子。已经种植过洋姜的地块,会残留大量的小块茎,不需要播种就能保证第二年的全苗,但也需要进行间苗,确保合理的密度。
3.播种方法。每亩施入2000公斤以上的腐熟农家肥和30-40公斤三元复合肥,深翻后进行整地,再穴栽或者条播洋姜块茎,株行距保持在30-50厘米之间,播种深度约10厘米,湿度较低的时候需要浇水,有利于保证全苗。
4.田间管理。洋姜在2-6℃开始萌芽,8-10℃开始出苗,温度在15-25℃的时候进入块茎快速膨大期, 霜降以后地上部分枯死,就进入休眠期,在这个时候就可以采挖了。齐苗以后开始浇水,结合浇水追施一次氮肥,在现蕾期追施一次氮肥和钾肥,并及时断顶,有助于块茎膨大。生育期保持见干见湿的土壤湿度,在不过分干旱的情况下不需要浇水。在块茎快速膨大期浇水,可以明显提高产量。出苗后及时拔除杂草,进行中耕培土,减少养分浪费。
种植环境:在温度为5℃左右,块茎开始萌动,10℃左右即可出苗。
备种播种:将洋姜块茎沙藏后再播种在土中。
田间管理:块茎膨大期间,保持土壤处于见干见湿状态。
及时采收:每年秋霜后采收,将块茎挖出,清理干净泥土。
(1)整地施肥。洋姜虽适应性强,但在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下,则生长发育更好,产量更高。因此,入冬前深翻碎土,在播种前15天左右结合翻地细耙,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每亩用量2000千克,沟施或穴施,与土充分掺和均匀,以备播种。
(2)播种。洋姜主要用块茎繁殖。一般采用整薯栽种,也可切块繁殖,但切块繁殖易染病腐烂。种薯块茎的大小与产量成正比,但种薯块茎过大,播种增加,成本增加。根据经验,种薯块茎重以30克左右为宜。
由于洋姜块茎没有栓皮层组织,在空气中极易干萎和感染病菌,降低发芽率和影响大田产量。所以种薯必须随用随从中挖取。洋姜可以在秋冬收获时播种,也可在春季气温回升后进行播种。栽植密度:一般行距60~100厘米,株距33厘米,可条播或穴播。播种时将种薯芽向上,盖厚4~6厘米细土。
温度:洋姜喜稍清凉而干燥的气候,耐寒、耐旱,块茎在0~6℃时萌动,8~ l 0℃就可出苗,由于洋姜的地下块茎能在寒冷的北方土壤下越冬,翌年萌发新株,故常被误认为多年生作物。
其幼苗能耐1~2℃的低温。在18~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650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