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白堤的来历

白堤原名白沙堤,为贮蓄湖水灌溉农田而建。旧日以白沙铺地,今已改为柏油路面。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以风光旖旎而著称。人们以为这条堤是白居易主持修筑的,就叫它白堤。实际上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在旧日钱塘门外的石涵桥附近修筑了一条堤,称为白公堤,如今已经无迹可寻了。今日人们所知的白堤,虽与白居易主持修筑的白堤不在一个方位,但杭州人民为缅怀这位对杭州作出杰出贡献的“老市长”,仍把它命名为白堤。

白堤的来历

白堤又称白洋淀,是杭州市著名的一条古运河,因运河两旁盛产白菜而得名。据史书记载,白堤最早建于公元前486年,是吴越之间修建的一条运河。北宋时期,因为杭州大运河断水,白堤成为南北货物往来的主要通道。明清时期,白堤沿岸的景色也因有名的西湖风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被赞誉为“白堤胜景”。现今的白堤是在1980年代进行了修复和改造的,沿途有众多的古迹和名胜,如平湖秋月、三潭印月等,是杭州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白堤原名“白沙堤”,是将杭州市区与风景区相连的纽带,东起“断桥残雪”,经锦带桥向西,止于“平湖秋月”,长约2里。在唐即称白沙堤、沙堤,其后在宋、明又称孤山路、十锦塘。 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即指此堤。后人为纪念这位诗人,称为白堤。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684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