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乌龙茶做青原理

1、做青原理:在适宜的温湿度等环境下,通过多次摇青使茶青叶片不断受到碰撞和互相磨擦,使叶片边缘逐渐破损。并均匀地加深,经以酵氧化后产生绿底红镶边,而在静置发酵过程中,茶青内含物逐渐进行氧化和转变,散发出自然的花果香型,形成乌龙茶特有高花香,兼有红、绿茶的风味优点。

乌龙茶做青原理

2、做青方式:生产上主要有手工做青和综合做青两种方式,在条件较差时也有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半手工做青和最简单的“地瓜畦”做青方式。市场上的“手工茶”即指采用手工做青方式生产的茶叶,其特点是占用生产场地大,耗工大而且加工量少,技术要求高等特点,而综合做青机则占用场地小,使用人工少,更适应大生产的要求。

3、操作方法:不论何种做青方式,操作上均是摇青和静置发酵多次交替进行来完成,需摇青5—10次,历时6—12小时,摇青程度先轻后重,静置时间先短后长。

(1)手工做青:将萎凋叶薄摊于900mm水筛上,每筛首次放茶青重约为0.5—0.8kg,操作程序为摇青静置重复5—7次;摇青次数从少到多,逐次增加从十次到壹佰次不等,每次摇青次数视茶进展情况而定,一般以摇出青味为基础,再参考其他因素进行调整。静置每次逐渐加长,每次摊叶厚度也逐次加厚,可两筛并一筛或三筛并两筛、四筛并三筛等等。直至做青达到成熟标准进结束做青程序。

(2)综合做青机做青:萎凋青装进综合做青机约为容量的三分之二左右 ,

或茶青在机内萎凋达到要求后,按吹风→ 摇动 →静置的程序重复进行6—10次,历时约为6—9小时,吹风时间每次逐渐缩短,摇动和静置时间每次逐渐增长。直至做青达到成熟标准时结束做青程序。

4、看青做青:主要指做青操作的时间和程度的控制以及做表环境的控制。影响因素主要有:茶青原料善,气候善,做青环境,设备和方式等等。

乌龙茶的工艺特征是做青,做青是怎么来的呢?非常好玩,它是来自追兔子的故事。传说有个年轻人,摘了一篓茶叶,回去的路上碰到一只兔子,他就去抓这只兔子。等他跑累停歇的时候,这只兔子也停下来等他。等他休息好再追,兔子又继续跑。就这么追一会儿,停一会儿。最后也没追到兔子,他只能失地回去了。

然而回去之后,人们发现,他这一篓茶特别香。其他人采完茶都是赶紧回来,茶都不够香。而追兔子的这个人在跑的过程中,篓子里鲜叶跟鲜叶之间不断地碰撞,这个过程我们现在叫作做青(摇青)。他在停歇的时候,鲜叶静止,开始发酵。

茶为什么会发酵?因为前面没有杀青,一路上颠来去,破坏了鲜叶的组织,它里面的活性酶开始发挥作用。一边跑一边摇,停下来,茶开始发酵。

很多时候,我们看一个茶的茶性,一是看它有没有杀青,再就是看杀青之前有没有对它进行干预。杀青之前对它的干预越多,这个茶可能就越做香。

对乌龙茶来讲是最重要的工艺。看过做乌龙茶,你就会知道,做茶的过程中,人工干预对茶的影响非常大。

一竹篾的茶,不停地摇啊摇,,这就是摇青。停下来体息两个钟头,这就是晾青。摇青和晾青结合,可长达12小时。最后会发现,茶的香气越来越浓郁,越来越迷人。为什么说很多茶师做茶很辛苦?因为他要不停地折腾这个茶。前半夜茶还不够香,到它最香的时候,往往到凌晨了。这个时候就立即杀青,把最丰满的香固定下来

做青是乌龙茶初制加工的主要工序,是以摇青、晾青反复交替进行的工艺过程,是形成乌龙茶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

做青包括晒青和摇青,就是利用酶促反应,促进乌龙茶品质的形成。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687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