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茶馆发展的条件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19 23:00:04
我国最早的茶摊出现于晋代,当时已有人将茶水作为商品到集市进行买卖。不过这还属于流动摊贩,不能称为茶馆。此时茶摊所起的作用仅仅是为人解渴而已。
茶馆在唐代开始流行。唐代有个叫封演的人在其《封氏闻见记》中谈到一种在乡镇、集市、道边煎茶卖茶的店铺,这应该是唐代茶馆的雏形。
唐代中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加之陆羽《茶经》的问世,使得茶馆不仅在产茶的江南地区迅速普及,也流传到了北方城市。此时,茶馆除给人解渴外,还兼有给人休息,供人进食的功能。
宋代是我国茶馆的兴盛时期。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繁盛的市井景象,再现了万商云集、百业兴旺的情形,画面中就有很多的茶馆。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则更让人感受到当时茶肆的兴盛。
南宋朝廷定都临安,就是现在的杭州,使杭州这个产茶地的茶馆业更加兴旺发达起来,当时的杭州处处有茶坊。
宋时茶馆具有很多特殊的功能,如供人们喝茶聊天、品尝小吃、谈生意、做买卖,进行各种演艺活动、行业聚会等。
明清时期,茶馆最为兴盛,尤其是清代,品茗之风更盛。清代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市民阶层不断扩大,民丰物富造成了市民们对各种娱乐生活的需求。而作为一种集休闲、饮食、娱乐、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大众活动场所,茶馆自然成了人们的首选。
因此,茶馆业在清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式愈益多样,茶馆功能也愈加丰富。茶馆是清代人们的主要而重要的市井活动场合。关于这一点,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名作《茶馆》就是集中的体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688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