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v字型桃树种植法

 v字型桃树种植技术要点:

v字型桃树种植法

1  建园

建园行株距3m×3m , 667m2种植74株,于2014年秋季,开挖宽0.8m 、深0.8m 的植树沟,667m2施发酵好的鸡粪、牛粪等土杂肥2~3m3 、复合肥100kg ,然后用挖机进行填土拌匀、大水灌沟,然后用行间表土起垄。垄高30cm ,垄宽160cm ,第2年春季定植按照3m×3m 株行距,挖 40cm×40cm 小 坑,使 用 120cm 高、0.8cm粗以上一年生“中桃5号”壮苗定植后浇透水覆土。

2  顺行简易 V型建立

在“中桃5号”定植当年进行60cm 定干,为便于机械作业适应老龄化简栽培需要。在新梢长至20cm 时,选留伸向行内基部间距10cm 以上作为 V 型两主枝,其余摘心或者扭梢处理作为辅养枝,选留两主枝用2m 长竹竿绑缚分别与地面成60°角成简易 V 型,随着主枝生长每40cm 固定一次,保证主枝整齐规范有序生长。

3  肥水管理

3.1  施肥

据地力确定施肥量,以秋施有机肥为主,并混入适量的氮、磷、钾肥和生物菌肥,按照生产无公害桃的生产要求,基肥以经高温发酵或沤制过的有机肥为主,混加少量氮素化肥。按照桃树的生长结果习性,定植当年采用前促后控,7月10日前,每周定期进行滴管浇水施入少量尿素,7月10日后,控制肥水以磷钾肥为主,从第2年开始每年用滴灌追肥3次。定植当年采用浅促后控第1次在萌芽前后,以氮肥为主;每667m2使用尿素10kg 。

第2次在花后至花芽分化前,以氮、磷肥为主,氮、磷、钾混合使用;每667m2施用含量3个15%水溶平衡复合肥20kg 。

第3次在果实膨大期施磷肥和钾肥,以钾肥为主。每667m2施用磷酸二氢钾10kg ,叶面喷肥在整个生长季节均可施用,以生长前期为宜,全年4~5次。一般生长前期2次,以氮肥为主;后期2~3次,以磷、钾肥为主,也可根据树体情况喷施果树生长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常用肥料浓度为尿素0.2%~0.3% ,磷酸二氢钾 0.2%~0.3% ,硼砂 0.2%~0.5% 氨基酸锌 0.05%~0.1% ,氨基酸铁 0.03% 。叶面喷肥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喷洒部位以叶背面为主。

3.2  灌水和排水

根据土壤墒情,确定适宜的灌水时间和次数,定植当年7月之前需要定期浇水促树冠扩大外,第2年开始为了保证“中桃5号”品质,只有追肥时浇水,其它时期严格控制水分,大雨时要及时将积水排出。

4.  整形修剪

春季萌芽前定干,定干高度以0.5~0.6 m为宜,第1年定干50cm ,当分枝长20cm 以上时,选留顺行方向着生距离10cm 以上两主枝,作为“ V ”字形树形两大骨干枝,其余摘心扭梢控制,用布条分别绑缚于相邻2个倾斜的竹竿上,保持主枝单轴延伸,对主枝上副梢及时扭梢促进成花,当年冬剪剪去中干保留辅养枝,对每个主枝上着生分枝首先剪除无花芽、大部分背上背下枝条,然后对两侧进行去大留小,去长留短枝,主枝梢端30cm 不留枝。第2年休眠期修剪采取长放、回缩等手段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改善光照条件,建立 V 形骨架结构。

生长期修剪采取摘心、扭梢、拿枝等手段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快速转变,第3年树体骨架基本建立根据空间将多余结果枝组疏除,回缩过长结果枝,第4年后修剪上以疏枝 和 回 缩 为 主,冬 剪 后 667 m2保 留 枝 量 约8 000 ,结果枝结果后及时回缩更新,用靠近主干发育枝长放用做结果枝。

4.5  花果管理

“中桃5号”坐果率较高,但仍需配栽授粉树,初花期 将 蜂 箱 放 入 桃 园 内,蜂 箱 应 均 匀 分 散,1 334~2 001m2放1箱,放蜂期间禁止喷杀虫农药。花期遇有降雨天气应辅以人工授粉。盛花期喷0.3%~0.5%的尿素和0.1%~0.3%的硼砂加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能有效提高坐果率。

为提高坐果率和果品质量,在花芽露红期疏去背上背下花序,幼果期适时疏果。为提高果品外在品质需进行套袋,于花后25~30d内套完。根据果型和果实大小,选择适宜的纸袋对果实进行套袋。套袋时按先树上后树下,先树内后树外的原则,选着生在枝条侧面或下方的果进行套袋;注意将套袋口扎紧在桃枝上。套袋前必须普遍喷一次杀虫剂、杀菌剂。

6  病虫害防治

增施有机肥,增强树体抗病能力;推行果园生草制,改善果园生态环境;重视夏季修剪,保持树体通风透光;采果后及时清扫果园,集中深埋、烧毁或沤制绿肥,减少越冬菌源、虫源,降低越冬病虫基数。采取糖醋液、杀虫灯等方法诱杀害虫。7 — 8月挂糖醋瓶(糖、醋、酒、水比例为5∶4∶1∶30 ), 667m2挂2~4个,并1hm2安装频振灯1台进行灯光诱杀。提倡使用植物油、动物源、微生物源农药,有限度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蚜虫、梨小食心虫是主要防治对象,可选择的药剂有氟啶虫胺氰、吡蚜酮、灭幼脲等,要求轮换和复配使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710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