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农村灌溉设施资金来源

农田建设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说水利设施建设、农田标准化建设、设施农业建设以及电力或者柴油机井等。对于这些方面建设需要的资金,有的可能会享受到国家或者地方财政资金的支持,有的就需要自己投入了。

农村灌溉设施资金来源

我们先谈谈水利设施建设。通常情况下,农田外围的大规模水利设施建设是依靠国家或者地方财政来完成。比如说我们黑龙江垦区的水利设施建设就是非常完善的,在国内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里都是可以首屈一指的。黑龙江农垦的水利设施建设从最初始的开荒阶段就已经开始了,一直到今天还在不停的完善和修缮,而耗费的资金量也是巨大的。有的是依靠国家财政的投入,比如说外围的桥涵改造;有的是依靠省级资金的投入,比如说黑龙江稻作区的“江水灌溉”工程;有的则是依靠地方以及自身的投入,比如说农场内部的配套水利设施中的沟渠清淤、拓宽项目。至于说一些地块的小规模的水利设施改造,基本上就是农户自己出资来完成了。

农田标准化建设,是近两年提出的一个口号,提升农田的建设标准、打造农业的标准化。对于这一点,黑龙江农垦的工作也是做得比较好,比如说曾经黑龙江农垦建三江二道河农场的“万亩大地号”,以及近两年黑龙江农垦稻作区推广的休耕田块进行格田改造工程,都是农田标准化建设的一个方面。黑龙江农垦稻作区的休耕地在休耕期间,可以申请农场补贴对农田进行改造,具体的补贴金额大概在100-200元/亩,不同的农场在资金支持力度方面也有差异。经过改造的稻田土地利用率更高、更适合大型机械化作业,也在一定程度上明显的降低了水稻移栽过程中的人工成本。

设施农业建设呢?主要是灌溉、大棚等农业设施的建设,对于这一点来讲大部分需要依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资金支持。哪怕是一些大型的合作社和企业,在进行设施农业建设的过程中也会极力的争取地方财政的补贴资金,以见效自身的资金压力。而且,设施农业的建设需要的投入也是非常巨大的。

还有的则是在田间打电力或者柴油的机井,方便农业灌溉。在这方面,大部分都是依靠地方财政资金投入来建设抗旱机井,农户很少会自己打抗旱机井。但是在黑龙江农垦地区,这种稻田灌溉的机井都是农户自己出资建设和维护。

农田方面投入的资金需要依据其具体的用途来判断是否能争取到国家或者地方的财政资金补贴。而且,有的时候还可以看当地是否对农田建设某一方面有财政的支持。如果有支持的话,自然会节省很大一部分自投资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717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