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脍不如肉的意思

清代李渔提出“脍不如肉,肉不如蔬”的观点。在他撰写的《闲情偶寄•饮馔部•蔬食第 一》中,他记载道:“声音之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为其渐近自然;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 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 李渔以音乐与烹饪做比较,认为声音中的丝弦声(如弦乐器的二胡、高胡,弹拨乐器的阮、琵 琶)不及竹管声(管乐器中的笛、笙等),竹管声又不及肉声(人的歌声),原因在于它更接近于自 然。

脍不如肉的意思

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

—李渔《闲情偶寄》

以草为衣,以木为食,上古之风俗,人能疏远肥腻的食物,只吃蔬菜而感到甘甜,不使腹中的蔬菜受肉腥践踏。

清人李渔的《闲情偶寄》,写饮馔分蔬菜、谷食、肉食三节,他把蔬食放在卷前,而将肉食放在卷后,表达了他提倡清淡饮食的主张。他说:“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远肥腻,甘蔬素,是他养性修身的重要内容。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730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