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的园林桥梁有哪些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
它位于颐和园昆明湖上,建于乾隆年间(当时的颐和园叫清漪园),是园中最大的桥。它是一座石拱桥,是一座“多跨拱桥”(即:多孔拱桥)。
拱桥是我国出现比较晚的一种桥梁的形式,但确是最富有表现力的。拱桥的材料有木、石、砖等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石拱桥。
河北的赵州桥,是现存最早最具有代表性的石拱桥。
石拱桥,根据孔洞的多少,分为单孔和多孔拱桥。石拱桥,不但桥面呈圆弧形,桥洞也是圆弧形的拱洞。而且,桥洞往往是最先映入眼帘的。
在中国园林中,多孔拱桥的杰出代表,就是颐和园的这座十七孔桥。
连续的桥洞和它们倒影在水中的影子,像一串珍珠镶嵌于湖中。
从远处观望,十七孔桥则更如一道长虹,凌驾于浩渺的昆明湖水面之上,气势极其雄伟。
2
/7
颐和园玉带桥。
玉带桥,是一座单孔的石拱桥。桥身呈抛物线,非常高耸,桥洞呈尖拱形,非常之大。这样的大桥洞,也有利于通行船只。
玉带桥,桥身由汉白玉石砌筑而成,清峻洁白。在蓝天白云之下,玉带桥倒映于波光粼粼的水面中,真似一条美玉做成的腰带随波荡漾。
它精巧玲珑的身姿、柔润流畅的曲线,真是秀美之极。
3
/7
苏州拙政园“小飞虹”。
“小飞虹”是一座廊桥。所谓廊桥,就是其本身是一条长廊,底部架空,凌驾于水面之上,而成为了桥。这种廊桥,在园林中比较稀有。
它将水面一分为二,但又不是完全隔断,正所谓“隔而不断”是也。
“小飞虹”,屋顶是弧线形的灰瓦卷棚顶,搭配朱红色“卍”符号的栏杆,整体极其柔美多姿。“小飞虹”,桥如其名,像一道飞天彩虹凌驾于水面之上,更与它在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
绮春园里的单孔石桥,在原来200多座桥只保留下了当时的2座桥,其中的一座就是这座单孔石桥。另一座就是在东门的狮子林那边,其他的桥都是后来修建的。虽是后来修建,也是做了很多复古的桥,值得欣赏这些桥梁,这些桥在通向各个湖中岛和河流两岸的重要交通工具。
1840年的园林桥梁有哪些?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745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