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茶经解说

《茶经》诞生于公元758年左右,唐代陆羽所著,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内容非常丰富,分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十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的特产--茶,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茶经解说

一之源,概述我国茶的主要产地及土壤、气侯等生长环境和茶的性能、功用。

二之具,讲当时制作、加工茶叶的工具。

三之造,讲茶的制作过程。

四之器,讲煮茶、饮茶器皿。

五之煮,讲煮茶的过程、技艺。

六之饮,讲饮茶的方法、茶品鉴赏。

七之事,讲我国饮茶的历史。

八之出,讲茶叶产区、品质。

九之略,讲煮茶、饮茶用具。

十之图,书写茶经的纸张。

《茶经》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划时代的、精辟的、阐述茶文化的书。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推动了汉族茶文化的发展 。

《茶经》在世界茶文化的发展史上,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正是由于陆羽及其一大批文人学士的积极倡导和亲自实践,才使得饮茶在中唐以后迅速普及,陆羽所著《茶经》不仅奠定了中国茶业发展的基础,也为中华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因此,陆羽及其《茶经》受到一致的高度评价,陆羽被奉为“茶圣”、“茶祖”。

第一,《茶经》首次把饮茶当作一种艺术过程来看待,创造了从烤茶、选水、煮茗、列具、品饮这一套中国茶艺。我们把它称之为“茶艺”,不仅指技艺程式,而且因为它贯穿了一种美学意境和氛围。

第二,《茶经》首次把“精神”二字贯穿于茶事之中,强调茶人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把饮茶看作“精行俭德”,进行自我修养,锻炼志向、陶冶情操的方法。

第三,陆羽首次把我国儒、道、佛的思想文化与饮茶过程融为一体,首创中国茶道精神。这一点,在“茶之器”中反映十分突出,无论一只炉,一只釜,皆深寓我国传统文化之精髓。

从茶文化学角度讲,陆羽开辟了一个新的文化领域。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国的茶产业已经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弘扬祖国传统茶文化,丰富和发展茶业茶学,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更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历史使命。

《茶经·茶道》是一本讲解中国茶经、茶道的百科全书。让读者既了解了茶,又能了解中国茶道。

从古时流传至今的茶著作被更多的人拜读,如今关于茶经的书籍更是数不胜数。随着机械运用于生产,当今的茶著作与古人出现了较多差异。除了分门别类地写关于茶的种植、分布、采摘、烘焙、制作、储存等方面的内容,研究更高层次的茶文化也被加入著作之中。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764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