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浇麦方法
正确的浇水方法应该要结合小麦不同的生长时期来定,不同的时期其浇水方法也不同,做到科学灌溉,才能收获高产:
1、蒙头水
在播种前,若是没有进行浇水或者遇到连续干旱的天气,田间缺水严重,就容易导致播种的小麦出苗后出现不齐或者弱苗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一般要在小麦播种后的7-10天后浇水一次,即为蒙头水,注意不要漫灌浇水,以免出现烂种现象。
2、越冬水
在寒露过后,温度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这时候小麦容易出现冻害情况导致黄苗,因此这时候建议根据天气情况浇一次封冻水,降低土壤和外界的温差,防止小麦出现冻害。另外,若播种前浇足底墒水,越冬时可不浇水,若需浇水,则建议在“昼消夜冻”时进行,平均温度在0~3℃时进行。浇水后要适时中耕松土,避免土壤板结。
3、拔节水
小麦在拔节期的时候需要大量的水分,因此此时要保障水分供应充足。建议及时对麦田进行浇水,浇水时必须把田地浇透。对于墒情较好,可在分蘖两极分化后浇拔节水。
4、孕穗水
小麦孕穗期同样需水性较强,但浇水还是得根据叶色和土壤墒情而定。如拔节水浇的过晚,孕穗水可推迟到抽穗时再浇(4月中下旬);如果未浇拔节水;
3月下旬偏旱,应及时浇好孕穗水,以增加穗粒数。
5、灌浆水
这一生长时期,小麦的需水量最大,如此时不能满足其水分需求,则部分籽粒会停止发育,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因此此时浇一次灌浆水十分有必要,灌浆水宜早不宜晚,在干热风来临之前浇,大风不浇。
以上就是小麦的正确浇水方法,大家要结合小麦不同的生长时期来灵活调节,科学浇水,避免犯错从而影响小麦产量。
正确浇麦方法:
只需要浇两遍水,一遍是年前的越冬水,一遍是年后春季的返青水。因为年前秸秆还田,越冬水可以加快秸秆腐烂,而且越冬水还能冲掉一部分越冬的虫卵。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冬灌后土壤水分充足,还能保护幼苗安全越冬,防止冻害死苗,还可以促进越冬期的根系发育。
年后返青水,一般是在三月中下旬开始浇,不需要太早,这一遍水主要是为了促进分蘖,让小分蘖成大分蘖,促进大蘖生长,小麦有足够的穗数和粒重,保证最终的产量。
蒙头水
播种前,如果没有浇水或连续干旱天气,田间缺水严重,很容易造成播种后秧苗参差不齐或弱苗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一般小麦播种后7-10天需浇水一次,即覆水。注意不要泛滥成灾,以免种子腐烂。
越冬水
寒露过后,气温会明显下降。此时小麦易受冻害,导致秧苗发黄。因此,建议根据天气情况浇一次冻水,以减少土壤与外界的温差,防止小麦冻害。另外,如果在播种前浇灌土壤水分,冬天就不能浇灌。如需浇水,建议在“昼夜冰冻”期间浇水,平均气温0~3℃℃. 浇水后,应及时翻松土壤,避免土壤硬化。
土地特别干旱时,应喷雾浇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784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