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生姜种植需要什么技术吗?、、

一、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丰富、pH值6-7的微酸性地块,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前茬地为粮田或大蒜田。要求地块周围3公里以内无“三废”污染源存在。姜田大气环境质量、灌溉水质、土壤均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质量标准。

生姜种植需要什么技术吗?、、

二、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

三、选种。选用上年无病地的姜作姜种。用井水冲去泥沙,选取姜块肥大、丰满、皮色有光泽、肉色鲜黄不干缩、质地硬、未受冻、不腐烂、芽头肥圆、无病虫害的姜作种。严禁从病姜区调种。严格剔除皮色发黑(已受涝)、受冻、腐烂、姜肉松软或有其他病虫害的姜块。 选好种后,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催芽。

四、整地施肥。在生姜种植10-15天后,结合深翻地,亩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大宝绿”双绿绿色肥料50公斤、充分腐熟厩肥 5000公斤,整平耙细,播种时,起垄施种肥,一般亩施饼肥(花生饼或豆饼)100公斤,省认定的无公害“莱州”牌硫酸钾复合肥15公斤、锌肥3公斤、硼砂2公斤。

五、合理定植。播种前把催好芽的大姜块掰成70-80克的小种块,每个种块上一般只留一个壮芽,伤口处蘸草木灰后下种(壮芽标准:芽长 0.5-1.5厘米,粗0.8-1厘米,幼芽洁白鲜亮,芽身肥壮,顶部钝圆,芽基部未发出新根)。下种时将姜芽与行向垂直,平放于播种沟内,姜芽上齐下不齐且在一条直线上,然后覆土4厘米左右,以保证苗齐苗壮。

幼苗前期,以浇小水为主,保持地面湿润。幼苗后期根据天气情况适当浇水,保持地面见干见湿,夏季浇水,以早晚为宜,暴雨之后,及时排除地内积水,然后补浇一次井水。整个生姜生长期,禁止大水漫灌。 六、科学防治。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病虫害的测报信息,本着治准、治早、治小的目的,发现病株,实行挑治,早期用药,一药多治,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茎部病害(姜瘟病、姜腐烂病等);田间发现病株时,及时挖除病株及病株周围土壤,带出大田深埋,在穴内施漂白粉125克或浇1%的漂白粉液,然后用无菌土封堆,防治效果良好。

叶部病害(姜炭疽病、叶枯病等):田间发现病叶时,及时摘除放于塑料袋内,带出大田烧毁或深埋。同时及早采用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防治,7-10天1次,连喷2次。注意喷匀喷细。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

姜螟及蚜虫:田间发现姜螟、蚜虫时,及时喷洒杨康3号悬浮剂(A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750倍液或用阿维菌素制剂(1.8%灭虫灵)6000倍液防治,根据姜生长大小和虫害情况适当改变用量。同时,晚上开启高压汞灯,诱杀成虫。

 很多的农民在 种植 生姜的时候都会烦恼疾病虫害等问题,那么你们知道生姜种植病虫害防治的 方法 吗?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生姜种植病虫害防治方法,一起来看看。

更多热门的生姜种植内容

 ◆?◆?◆生姜种植方法

 ◆?◆?◆生姜种植技术大全

 ◆?◆?◆生姜种植管理技术

 ◆?◆?◆生姜的种植方法

生姜种植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姜腐烂病

 姜腐烂病在种植过程中还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在田间经常可以看到姜的腐烂。而且姜腐烂病是生姜种植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如果发生了姜腐烂病,生姜的产量一般就会减产10%~20%,严重的时候甚至达到50%以上,有的也会出现绝收的现象,对生姜的种植构成严重威胁,是制约生姜发展的一大因素。

 ①、姜腐烂病的病状:姜腐烂病的发生不区分部位,在生姜的根、茎、叶均可受害发病。但是病菌一般先在地上茎基部及根茎上侵染危害。而且发病初始时,生姜的叶片开始卷缩,下垂而且无光泽。慢慢的叶片由下至上变枯**,病株基部初呈暗紫色后变黄褐色水浸状,继而根茎变软腐烂。

 ②、姜腐烂病的防治方法:姜腐烂病的防治要实行综合防治 措施 ,重点是要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之以药剂防治。要从切断传播途径入手,尽可能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在选择姜种的时候就要意识到,最好选择在无病田留种或精选无病姜种留种,这样能够从源头上杜绝病情的发生。

 (2)生姜的种植要严格实行轮作倒茬制度,最好做到间隔5~7年,不能一块田地连续种植生姜。

 (3)选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深翻后每亩施石灰35~40公斤进行土壤消毒处理,整地时地面要平,姜沟不宜过长,以防排水不畅、田间积水,引发病害。

 (4)在生姜的生长期尤其要注意排涝、控制灌水次数,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特别是对病菌有拮抗作用的有益微生物,做到及时追肥。

 (5)施药防治:在姜腐烂病的发病初期用碧生(噻唑锌)500倍液灌根,每株灌0 5公斤,连续灌2~3次。还可选用20%噻森铜悬浮剂300~500倍液或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首此灌药应在发病前10天,以后隔10天1次,共灌4~5次。

 二、姜炭疽病

 ①、姜炭疽病的症状:姜炭疽病的病害主要在于生姜的叶片。先从叶尖及叶缘出现水渍状褐色小斑点,然后向下、向内扩展成数个椭圆形或棱形褐斑,表面有晕纹。病斑连合成斑块,使叶片变褐干枯,潮湿时斑面出现小黑点。

 ②、姜炭疽病的防治方法:姜炭疽病应采取以加强裁培控病措施为主,结合喷药保护的综合防治措施。具体的方法如下:

 (1)生姜的种植过程中要减少菌源,平时要彻底清洁田园,深翻晒土,均可有效减少浸染源。

 (2)生姜种植尽量采用高畦渌沟种植,在种植前施优质有机底肥,整平畦面,及时中耕培土,清除杂草降低田间湿度,适当增施磷钾肥。

 (3)喷药保护:发病初期可选用凯润(吡唑醚菌酯)、或20%咪鲜胺乳油800倍液,10~15天喷洒1次,连续喷2~3次。

 三、姜斑点病

 ①、姜斑点病的症状:姜斑点病的主要危害依然是叶片。叶斑黄白色,梭形或长圆形,细小,长2~5毫米,斑中部变薄,易破裂或穿孔。严重时病斑密布,全叶似星星点点。病都可见针尖状分生孢子器。

 ②、姜斑点病的防治方法:姜斑点病应以加强和改善栽培控病措施为主,配合喷药保护的综防措施。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法是:

 (1)生姜的种植还是强调忌连作,播种前应彻底搞好清园工作以及避免连作。与水稻效果轮作较好。

 (2)生姜在种植前必须整地施肥,结合整地晒土起高畦,施足优质有机肥料,整平畦面以利灌排,避免单独或过量施速效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有增强抗性作用。

 (3)在生姜的生长过程中要及时的喷药保护:发病初期可选喷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5次。

 四、姜螟

 ①、姜螟的病害症状:姜螟危害生姜的主要害虫,危害时以幼虫咬食嫩茎,后钻到茎中继续危害。姜螟咬食生姜植株后,造成茎秆空心,水分及养分运输受阻,使得姜苗上部叶片枯黄凋萎,茎秆易于折断。

 ②、防治方法:

 (1)清理田圆:生姜收获后,将生姜的断株、枯叶及虫害苗、杂草清除干净,集中烧毁。

 (2)人工捕捉:发现幼苗被害时,找出虫口,剥开茎秆即可捉到幼虫。

 (3)药剂防治:叶面喷施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20%垄歌3000倍液或20%康宽3000倍液等。

 五、甜菜夜蛾

 ①、甜菜夜蛾的症状:初孵幼虫群集叶背面,吐丝结网,取食叶肉,残留表皮,3龄以后,将叶吃成孔洞或缺刻。

 ②、防治方法:

 (1)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也可早晨或傍晚人工捕捉,但费工费时,相当劳累。

 (2)全田设置防虫网避免其为害,也是一个不错的措施。单一防治甜菜夜蛾,选择20目的防虫网即可达到防治效果,如要多种害虫同时防治,最好选用30~40目的防虫网。

 (3)甜菜夜蛾幼虫表皮厚而光滑,农药不易侵入,一般农药防效果差,可喷施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20%垄歌3000倍液或20%米满胶悬浮剂1000~1500倍液,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生姜的栽培方法

 一、土壤选择。选样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轮作在4年以上前茬未种茄科作物的荒坡地、熟地种植。

 二、土壤整理。一般采取冬耕晒垡,要求土地深翻、耙细、整平。高墒种植、根据实际地块理墒,墒宽1.2?2米,墒高0.3米(用田种植墒高0.35?0.4米)、墒间沟宽0.3米。

 三、肥料准备。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每亩施用农家肥2000千克以上,过醋酸钙100千克,复合肥 50千克,硫酸钾15千克。同时要求种植前15?20天混合堆沤发酵腐熟后使用。

 四、合理密植。日本姜种植规格.株行距为30厘米?70厘米,每吨姜种植6亩,每亩用种量160千克。

 本地小黄姜每千克种植25?30塘,其种植规格.山坡地株行距为25厘米?30厘米,每亩用种量240?280千克;田和肥地株行距为25厘米?35厘米。每亩用种量200?240千克。

 五、适时播种。

 1、播种期: 清明 过后(4月中下旬至5月初)描种。日本姜要求在4月上旬播种。

 2、种姜选择:认真筛选种姜,剔除霉烂变质姜块。掰姜种时,每炊保留1?2个壮芽。

 3、姜种处理:产姜区多年种植,土壤带菌,姜瘟病突出、姜种易感染带。播种时期采用姜瘟散、福尔马林、多菌灵、农用链霉素等药剂,按 说明书 进行浸种处理.再出摊开,晾干待种。

 4、播种方法:采用沟播或穴播。盖土3?4厘米。

 六、管理期间中耕除草、追肥、培土。管理期间保持地面无杂草,土壤疏松。在播种后姜种未出苗前可采用丁草胺、除草醚等药剂除草。同时,使用尿素分期分批追肥。幼苗期每次每亩用尿素20千克, 立秋 前后结合中耕除草、培土追肥,每亩用尿素30。

生姜的种植要点

 1.严格选地,避免连作: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透气性好、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的沙壤土、壤土、粘壤土,要求田块地势稍高,排灌方便,不易积水。生姜不宜连作,应与水稻、十字花科、豆科作物等进行3?4年的轮作。

 2.精选姜种,促进早发:选择姜块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质地硬、具有1?2个壮芽、重50?75克、无病害的老姜作种姜。种姜播种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消毒。种姜消毒后,先晒2?3天,待姜块表面发亮时,即可堆放,用稻草覆盖进行保温催芽,要求保持湿润,温度控制在20~25℃,当姜芽长到1厘米时即可播种。

 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灌溉条件好,气温高,且不催芽,在 惊蛰 节令播种;无灌溉条件及气温低,且需要催芽,在清明前后或 谷雨 节令播种。播种实行条播,行距35~40厘米,株距26~30厘米,沟深10?20厘米,每亩用种500公斤左右。亩用15公斤尿素、25公斤复合肥作种肥,将肥料放入沟内与土壤混匀。播前1小时左右浇底水,使土壤湿润,将姜块水平放在沟内,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并用手轻轻按入泥中,覆湿润细土5厘米左右。

 4.施足基肥,科学追肥:生姜生长期长,应采取施足基肥、多次追肥的原则。整地时,亩用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钾肥25公斤作基肥。当苗高30厘米左右、1?2个分枝时,追1次肥,亩施20公斤尿素,也可用清粪水浇苗;立秋前后,亩施复合肥50公斤、硫酸钾25公斤,在距植株基部15厘米左右开沟施入,覆土灌水;地下根茎膨大时,亩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

 5.遮阴降温,促进生长:生姜是喜阴,不耐高温和强光的植物,因此夏季生长期间要进行遮阴,以促进生长。遮阴方法很多,可以搭棚遮阴,也可与高秆作物玉米进行间作。

 6.防旱防涝,及时培土:生姜不耐干旱,也不耐涝,对水分要求严格。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在夏季高温期间,应及时浇水降温,以早、晚浇水为好, 雨水 天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减少姜瘟的发生。为防止根茎露出地面,表皮变厚,品质变劣,要进行培土,一般结合浇水施肥进行2?3次培土,每次培土3厘米左右。

 7.搞好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有腐烂病和斑点病。腐烂病一般在7月始发,8~9月为发病盛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挖去带病菌土,在病穴内撒施石灰,用干净无菌土填埋。斑点病发病初期喷洒50%百菌清8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虫害主要有姜螟、姜蛆,用敌百虫或辛硫磷进行叶面喷洒防治。

>>>下一页更多精彩?生姜家庭种植方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791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