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白芨中药材林下种植技术规程

白芨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以下是白芨中药材林下种植的技术规程:

白芨中药材林下种植技术规程

1.林地选择:选择郁闭度0.5-0.7、坡度≤25°、海拔1000-2200米,年降水在1000毫米左右,气候湿润,大气、灌溉用水及土壤无污染的山区,栽种地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坡度为5度以上的各种小灌木、杂草等植物的荒坡地。

2.整地作畦:将林地内的枯枝杂灌以及低矮的侧枝清理干净,结合疏伐和整枝,将林下透光率调整至30%-50%,认真清除石块等杂质后,将有机肥或充分腐熟农家肥均匀地撒在地面上,然后深翻30厘米以上,细碎耙平土壤,并沿等高线作畦,畦面宽100-120厘米,高15厘米,长度不限,畦沟和围沟宽40厘米,深15厘米,使沟相通以利排水。

3.定植时间:春秋2季均可定植。

4.定植方法:选择阴天或午后阳光弱时进行,畦面按株行距20厘米×25厘米横向开宽4-6厘米,深5-7厘米沟,沟底施入1厘米厚有机肥或充分腐熟农家肥,与土拌匀后,按定植密度确定的株距摆放种苗,要求顶芽芽尖向上,注意舒展根系,然后用开第2条沟的土覆盖前一沟,依次类推,定植后,用腐质土或稻草覆盖畦面,厚度以不露土为宜,定植时应注意保护顶芽和须根,定植后要浇透1次定根水。

5.栽后管理:

- 间苗与补苗:定植当年,应根据苗木的生长现状,适当拔除一部分过密、瘦弱和有病虫害的植株,并及时补栽,补苗后,要浇透定根水,保证苗存活及合理的白芨林下种植密度;

- 除草:白芨小苗纤细,压不住杂草,定植后的前1-2年内,应勤加除草,见草即拔,定植2年后,可视杂草长势情况安排除草,禁用化学除草剂;

- 追肥:白芨喜肥,为保证药材品质,追肥应以有机肥或充分腐熟农家肥为主,可适量辅以复合肥,白芨定植后的第1年可不追肥或少量追肥,定植第2年,应结合除草进行雨前追肥即春季白芨出苗前,畦面均匀撒施有机肥或充分腐熟农家肥,夏季白芨生长旺盛期,根部追施稀释的人畜粪尿水,或撒施拌入体积比约1/4复合肥的有机肥或充分腐熟农家肥,秋季,可根据具体情况根部撒施草木灰或充分腐熟农家肥,施用的有机肥或充分腐熟农家肥要浅锄混入土中,施肥量根据地块土壤肥力决定,采挖当年秋季不追肥;

- 水分管理:白芨喜湿,不耐旱,遇连续干旱天气要注意及时浇水,浇水量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多雨季节要及时疏沟排水,忌畦面积水,以免烂根;

- 冬季管理:白芨不耐严寒,冬季有冰雪封冻的高海拔种植区,应在畦面盖草防寒,保证白芨安全越冬。

6.病虫害防治:

- 农业防治:选择无明显病虫害的林地种植,白芨种植过程中,早春和晚秋要及时清除种植地残叶枯茎和枯草落叶,定期修除过密枝叶或疏伐过于密集竹丛,加强通风,保持林地排水通畅;

5-9月是白芨的生长季,要视情况安排人工除草伐灌;

- 物理防治: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林间设置黑光灯诱杀害虫;

-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害虫的天敌,如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等,以控制害虫的数量;

- 化学防治:当有病虫害发生后,应优先采用生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措施,必须施用农药时,应选用最小剂量和高效、低毒、低残留且残留期短农药,禁止使用国家禁用的农药,采收前60天禁止使用农药。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结合白芨的生长习性,合理调整种植技术规程,以确保白芨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种植和管理,确保中药材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01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