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叶芦竹的繁殖技术
可用播种、分株、扦插方法繁殖,一般用分株方法。早春用快揪沿植物四周切成有4~5个芽一丛,然后移植。 扦插可在春天将花叶芦竹茎秆剪成20~30厘米一节,每个插穗都要有间节,扦入湿润的泥土中,30天左右间节处会萌发白色嫩根,然后定植。 一般在8月底9月初进行,将植株剪取后,不能离开水,随剪随扦,扦床、池的水位3-5cm,约20d左右就可生根;此方法主要是为来年的盆栽提供苗木材料。露地栽培,可选择池塘边缘、假石山边及低洼积水处挖穴栽培;盆栽,选内径50-60cm,不泄漏的花盆为宜,栽植后保持盆内潮湿或浅水。生长季节,及时清除杂草,以免与苗争夺养分,在武汉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炎热夏季气温达42℃时要给叶面喷水,防止叶片日灼。在生长旺季,追施1-2次肥,以提高植物的生长发育能力和观赏价值。
大量种植芦竹有可能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水土流失、减少生物多样性等问题,并对周边民居造成影响。
芦竹,是禾本科芦竹属的多年草本植物。茎坚韧,多节,常生分枝;叶鞘长于节间,无毛或颈部具长柔毛;叶舌平截,先端具纤毛;圆锥花序长,分枝稠密,斜升;颖果细小黑色;花果期9-12月。
芦竹分布于中国华南、西南、华东及湖南、江西,亚洲、非洲、大洋洲热带地区。生于河岸道旁、沙质壤土上。芦竹喜光照充足、耐半阴;喜温暖、水湿,较耐寒,对土壤适应性强,可在微酸或微碱性土中生长。芦竹一般繁殖方法为分株繁殖。芦竹一般繁殖方法为分株繁殖。
芦竹种植技术
1、选地
选土壤肥力中等,地势平坦,灌排方便的轻度盐碱地(含盐量在0.4%以下)种植,要成方连片。芦竹生长对土质要求不严格,但以黏土、壤土为最好。
2、深耕施肥
栽植前每亩施有机肥2000-2500公斤,磷酸二铵或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深耕25-30厘米,耙细、耙透,整平地面。
3、选种育苗
选1-2年生健壮芦竹根,无病虫、无霉变、无伤害,每墩重0.5-1公斤,有生长芽3-5个,于3月上旬待芦竹根芽萌发前成带状种植;行距1.5米,墩距0.8米,每隔15米留5米的交通管理带,开沟或挖穴深15-20厘米,栽后覆土5-10厘米,踏实,浇足水,盐碱较重地块,先浇水压碱。
4、田间管理
出苗后加强管理,做好中耕、除草工作。破除土表板结,防止土壤返盐;在肥水管理中,一般追肥两次,于5月上旬一次,7月上旬芦竹生长旺盛期一次,亩施尿素10-15公斤,追肥后浇水,进入雨季要排除积水,注意防治病虫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01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