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种植养心菜的方法

 养心菜,对土壤无严格选择,适应性强,具有较高的栽培价值,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种植养心菜的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种植养心菜的方法

种植养心菜的方法

 1、整地施肥: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旱地均可栽培养心菜,但以肥沃的砂壤土耕地和壤土耕地有利于其高产。提前将耕地深翻晒垡,每亩施入腐熟猪牛粪2000千克或腐熟菜饼100千克加进口三元复合肥50千克做基肥,精耕细耙,按2米的宽度包沟开畦,畦沟深30厘米,畦长20~40米,并开好腰沟和围沟,整平畦面待栽。

 2、移栽定植:按行距25厘米开定植沟,每亩施入腐熟猪牛粪1000千克或腐熟菜饼50千克,将肥料施入沟内,并将肥料与土充分混合,再按15厘米的株距定植。定植时从苗床中带土起苗,每穴栽入2~3株苗,栽植深度为5厘米左右,栽后浇足水分,然后覆细土稍作镇压,浇定苗水。每亩定植总穴数为9500~10000穴、总株数为2.2~2.5万株。

 3、肥水管理:定植后追肥要少施勤施,一般每月追肥1次或随浇水施入,每亩每次施入尿素10千克、磷酸二氢钾3千克。越冬或返青前每亩施腐熟厩肥2000千克或三元复合肥50千克。每收割1次,每亩要及时追施氯化钾10千克或撒施草木灰100千克,以促进分枝,提高产量。如土壤干旱,应及时浇水,水必须浇透,养心菜忌涝渍,雨季要及时清沟排水。

 4、越冬管理:养心菜有较强的生命力,在辽宁北部地区的冬季,可移到暖气楼房的南阳台上继续生长,或放在楼道或室外背风向阳处,先浇1次透水,再在上面覆盖稻草,下雪后盖一些雪,让其休眠越冬,第2年春季发出的新芽比周年生的费菜更加健壮。

 5、病虫防治:养心菜病害主要是白粉病,一般多雨高温高湿季节易发生,被害叶初生白粉状霉斑,逐渐扩大遍及全叶,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点。防治要注意通风透光,及时铲掉杂草,雨季排涝,秋季烧毁病株,可减少此病发生。如已发病,可用0.5波尔浓度石硫合剂防治或用粉锈宁亦可。

 6、采收加工:养心菜收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统一采收,即在留大部分枝条基部3~4个节点的基础上用镰刀一次性水平割取嫩茎叶,一般每60天左右割取1次,每次亩产量4000千克左右。另一种方法是分期分批采收,先采收茂密粗壮的嫩茎叶,让细弱稀疏的茎叶继续生长,以后再陆续采收。两种采收方法的年总产量基本相同,采收的嫩茎叶既可直接上市,也可晒干食用或泡茶。

养心菜种植技术

 一、扦插育苗

 养心菜抗逆性强、生命力强,虽然可以采取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但扦插繁殖更容易,在春、夏、早秋及冬季大棚均可进行。养心菜的老熟枝条可直接扦插于栽培地种植,但为了科学安排茬口,搞好苗期管理,生产上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从保护地养心菜上,或者在5月中下旬和9月中下旬从露地养心菜上,采集老熟枝条进行扦插育苗繁殖。

 育苗地要选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铺上10厘米厚、1米宽、10~40米长的洁净过筛河沙作为扦插苗床,大棚蔬菜如何选用农药每亩栽培地需苗床面积65~70米2.剪取10~15厘米长、基部带有木质化的老熟枝条,去掉顶部嫩茎和基部叶片,每根插条留3~4片叶,30~50根扎成1把,基部用50毫克/千克的生根粉溶液浸泡18小时,按5厘米的株行距插入苗床5厘米深,然后浇透水,畦面搭小拱棚,覆盖遮阳网,进行适当遮阳育苗,7~10天可生根成活,20~25天即可移栽定植。苗期干旱时要及时浇水。

 二、整地施基肥

 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旱地均可栽培养心菜,但以肥沃的砂壤土耕地和壤土耕地有利于其高产。提前将耕地深翻晒垡,每亩施入腐熟猪牛粪2000千克或腐熟菜饼100千克加进口三元复合肥50千克(N、P、K含量各15%)做基肥,精耕细耙,按2米的宽度包沟开畦,畦沟深30厘米,畦长20~40米,并开好腰沟和围沟,整平畦面待栽。

 三、移栽定植

 按行距25厘米开定植沟,即每畦开5条沟,每亩施入腐熟猪牛粪1000千克或腐熟菜饼50千克,将肥料施入沟内,并将肥料与土充分混合,再按15厘米的株距定植。定植时从苗床中带土起苗,每穴栽入2~3株苗,栽植深度为5厘米左右,栽后浇足水分,然后覆细土稍作镇压,浇定苗水。每亩定植总穴数为9500~10000穴、总株数为2.2万~2.5万株。如没有育苗条件,也可在春秋季节适时采集10~15厘米长、基部带有木质化的老熟枝条,去掉顶部嫩茎和基部叶片,每根插条留3~4片叶直接扦插定植,定植方法同上。

 四、田间管理

 1. 肥水管理 定植后追肥要少施勤施,一般每月追肥1次或随浇水施入,每亩每次施入尿素10千克、磷酸二氢钾3千克。越冬或返青前每亩施腐熟厩肥2000千克或三元复合肥50千克。每收割1次,每亩要及时追施氯化钾10千克或撒施草木灰100千克,以促进分枝,提高产量。如土壤干旱,应及时浇水,水必须浇透;养心菜忌涝渍,雨季要及时清沟排水。

 2. 除草 每年越冬前、早春返青前及每次收割后都要及时松土、除草。

 3. 越冬越夏管理 露地栽培的养心菜,在霜降前20天,除保留植株地上部分的基部10厘米外,上部全部割去,再浇透水,铺上1层3~5厘米厚的稻麦草就可安全越冬。

 保护地栽培的养心菜,冬季要有塑料大棚套塑料小拱棚并加无纺布覆盖的防寒措施,如遇严寒天气,夜间应在小拱棚上加盖草帘保温;如遇降雪,应及时清扫棚面积雪,以免压垮大棚;其冬季的日常管理仍以科学合理的通风透气为主。对大棚蔬菜浇水应该注意什么保护地栽培的养心菜,6~9月份高温酷暑季节应在棚顶加盖遮阳网防晒降温。

 五、采收与加工

 养心菜株高20厘米以上时,应及时采收。采收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统一采收,即在留大部分枝条基部3~4个节点的基础上用镰刀一次性水平割取嫩茎叶,一般每60天左右割取1次,每次亩产量4000千克左右。露地栽培的每年可割4次,保护地栽培的每年可割6次。另一种方法是分期分批采收,先采收茂密粗壮的嫩茎叶,让细弱稀疏的茎叶继续生长,以后再陆续采收。两种采收方法的年总产量基本相同。采收的嫩茎叶既可直接上市,也可晒干食用或泡茶。

养心菜的养殖方法

 养心菜适应能力强,抗病虫害,易种易繁易管。养心菜可以采用种子或扦插两种方式,但一般采用扦插方式繁殖。选择疏松肥沃并有一定湿润度的沙质壤土最有利于生长,并要施入有机肥做底肥。

 一般,在北京地区采用种子播种,露地5月中旬播种,日光温室一年四季均可播种。露地4月中旬扦插,成活率可达95%。按行距30厘米,株距12~15厘米,平畦星字法定植。

 养心菜栽培管理简单,底肥充足时可不追肥,未施用底肥时,每采收2次追尿素(或硫铵)5千克,浇水根据土壤的墒情决定,避免过湿过干。养心菜生长过程中,基本没有病虫侵染因而不需打农药,实属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

 养心菜露地栽培5~10月份为采收期,其中6~9月份旺盛生长期每月可采摘嫩芽叶2~3茬。日光温室可周年生长,周年采收;养心菜食用部分为嫩的茎叶,采收周期短,产量高,种植所得的收入也很高。

番茄是喜温、喜光性蔬菜,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太严格,但为获得丰产,促进根系良好发育,应选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原产南美洲,中国南北广泛栽培。

温度要求

番茄喜温,白天适宜的温度为25~28℃,夜间16~18℃。低于15℃,番茄种子发芽、授粉受精及番茄转红受到影响:低于10℃,生长缓慢,生殖发育受到抑制,5℃时茎叶停止生长,2℃则受到冷害,0℃即被冻死。高于35℃生殖发育受到影响,高于40℃生理紊乱而热死。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差利于养分的积累和转熟,促进植株健康发育,防止徒长,增强番茄的抗病、抗逆能力,提高产量。

湿度要求

基本原则是除发芽、出苗以及分苗定植后的缓苗期,要求较高温度和湿度外,其他时期都不需要高湿度。对水分要求除定植前和开花期以及转熟期要适当控水外,其他各期都应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

施肥原则

番茄需肥量较大,各时期都应保证充足的营养,但各个生育时期对肥量需求又有一定差异,前期侧重氮肥,后期侧重钾肥,磷肥的需求贯彻生育期始终。但整个生育期间要保证钾肥的需求量。

在保证番茄正常生长发育的条件下,对番茄进行低温锻炼,以促进正常的生殖生理过程和受伤后的尽快愈合恢复生长;而在分苗及定植前则要通过充足的锻炼,以保证安全渡过受伤后的艰难时期,而在正常生长阶段,温度可适当稍低。

番茄栽培的关键是培育壮苗,壮苗指标为6~9片叶,苗龄55~70天,20~25厘米高,100%显花蕾。

在番茄生产中,应对番茄进行配方施肥。生产100公斤番茄需要氮0.4公斤、磷0.45公斤、钾0.44公斤。按亩产5000公斤计算,应分期及时追施“盛果肥”,这时需肥量大,施肥量应适当增加,每次每亩追施硫酸铵29公斤、过磷酸钙18公斤、硫酸钾20公斤。

在种植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依据土壤肥力条件,综合考虑环境养分供应,适当减少氮磷化肥的用量。

2、老菜棚注意多施含秸秆多的堆肥,少施鸡粪、鸭粪等禽类粪肥,这样可以恢复地力,补充棚内二氧化碳,对除盐、减轻连作障碍等也有好处。

3、早春温度低,土壤养分供应慢,前期追肥要跟上,5月份以后减少氮肥追肥,增加钾肥的使用;初秋温度高,土壤有机养分供应能力强,以控为主,不要追肥。

4、推荐施肥应与合理灌溉紧密结合,建议采用膜下沟灌、滴灌等,每次每亩灌溉不超过30平方米,沙土不超过22平方米。

5、对于越冬长茬的番茄,利用夏季休闲可以种植甜玉米,做到合理轮作,克服连作障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07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