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成都地区苦瓜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

苦瓜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钙、磷、铁等,老嫩瓜皆可食用,目前已成为夏季淡季蔬菜主要种类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本文就成都地区苦瓜春季露地栽培管理技术加以介绍。 

成都地区苦瓜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

一、选择优良苦瓜品种

结合成都地区气候条件和消费习惯,经过近几年苦瓜在成都地区栽培和推广的结果表明,台湾农友种苗公司培育的苦瓜品种――碧秀非常适应成都地区栽培。目前,该品种在成都双流、彭县、温江等地广为推广,已成为成都地区主要栽培的苦瓜品种。

二、培育壮苗

俗话讲:“好苗三成收”。苦瓜育苗是苦瓜栽培中的重要技术环节,培育壮苗是苦瓜高产的关键。生产经验表明,成都地区最适宜的育苗技术是嫁接育苗技术。

1.嫁接育苗

(1)育苗时间根据成都地区气候条件和生产经验,成都地区宜于2月中下旬至3月进行嫁接育苗。

①播种时间生产经验表明,成都地区宜于1月下旬至2月上旬进行播种。嫁接砧木和接穗播种时间有先后之分,一般砧木(银光)比接穗(碧秀)晚播2-3天为宜。

②种子处理砧木(银光)和接穗(碧秀)种子生产中常采用温汤浸种。把丝瓜和苦瓜种子分别放入55℃热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水温降到30℃,进行浸种,丝瓜浸种6~8小时,苦瓜浸种1天后,放置于恒温箱中催芽,在25~30℃条件下,催芽1~2天。

③播种当种子“露白”时进行播种,接穗(碧秀)采用电热丝温床地播,砧木(银光)采用营养杯穴播后置于温室。

(2)嫁接技术生产实践表明,接穗选择碧秀,砧木以丝瓜品种银光最为理想,生产中常用劈接法进行嫁接。

①砧木处理选择叶片厚、颜色深、茎粗壮、根系发达的无病害丝瓜壮苗为砧木。砧木留1~2片真叶,将上方2~3片真叶切下,用双面刀片在断茎顶端自上而下垂直切一刀,切口深0.5~0.8cm。

②接穗处理接穗留2-3片真叶,削成楔形,楔形长度0.5~0.8cm为宜。

③接合 将处理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处理的劈口中,用嫁接夹将结合部位固定。

2.壮苗标准壮苗苗龄一般在40天左右,根系发达,茎粗壮,叶片厚,颜色深,有光泽,嫁接接口愈合好,无病虫害者为壮苗。

三、栽培管理

1.定植定植前施足基肥,每亩施有机肥3 500~4 000kg,复合肥若干。定植畦面宽度为2.0~2.7m,双行定植,株行距(0.5~0.7)m×(1~1.3)m为宜。定植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

2.搭架苦瓜抽蔓时即进行搭架,根据成都地区气候特点,一般搭人字架。引蔓上架材料宜选择稻草绳等粗糙、附着力强的材料。

3.整枝打杈苦瓜分枝力强,必须及时整枝打杈,以保证主蔓生长,避免营养消耗。整枝打杈的具体操作过程是:爬蔓初期,人工绑蔓1~2道,随时摘掉主蔓1m以下的侧芽(枝),以后根据长势,选留几条粗壮侧枝开花结果,其余弱小的侧枝全部摘除。盛果期,应及时摘除老叶、病叶、黄叶,以利于通风避光。

4.肥水管理苦瓜结果期持续时间长,要及时追肥,补充营养。采果期,7~10天浇水1次,结合浇水,每半月追肥1次,亩施复合肥7.5~10kg。

5.采收成都地区苦瓜食用以嫩果为主,碧秀为白色苦瓜品种。根据生产经验和市场销售情况,碧秀的采收标准是:果实上的瘤状粒迅速膨大饱满,尖端平滑,光泽度好。

(通联: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成都市温江区611130)

1、菜地的选择,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要统一规划,应选择远离城镇、远离工、矿企业和交通要道、土壤、大气和水源未受污染,土质肥沃、空气清新、无粉尘及毒气污染、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环境质量符合DB221-946-2001的规定。水源要洁净,不含有害物质,严禁用死水和工业废水浇灌。生产区排水沟要畅通,减少积水,降低土壤湿度,保持田园的清洁,田间不得存留枯枝烂叶及残茬,及时中耕除草,在茬口间歇时要抓住时机适当晾露或暴晒土壤,促进土壤熟化,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及时灭茬,耕地前要清除根茬、枯枝、烂叶及杂物。

2、整地与消毒,精细整地,浅耕灭茬,清除前茬作物残株、病株残体、烂叶,运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消灭虫卵、虫蛹,清除田间杂草,消灭病虫害的传播寄生,减轻病虫害发生。育苗时要对种子和苗床进行消毒。种子消毒以物理消毒为主,采用温汤浸种,高温干热消毒,必要时选用高效低残留农药进行浸种或拌种消毒,苗床可铺地热线升高苗床土温进行消毒,或用40%甲醛消毒。栽培场地若为温室,在种苗移栽前要用硫磺粉等药剂熏蒸消毒。

3、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虫品种,良种是丰产优质的基础。近年来,各地的实践充分证明,选用抗逆性好的优良蔬菜品种,是获得优质无公害绿色蔬菜的内因和关键技术,是事半功倍的技术。因此,各地应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抗逆性强的优良蔬菜品种,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蔬菜品种,为绿色蔬菜的生产打好基础,创造先决条件。

4、做好种子处理,种子采用核甘酸浸种,温汤浸种用50~55℃温水恒温中浸种20分钟可达种子消毒作用。采用营养钵和温室电热育苗,育苗管理中采用高温促根,及早炼苗等措施,防止徒长,减轻苗期病害,使幼苗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严格筛选无病虫的壮苗进入栽培场地。

5、田间施肥技术,以有机肥为主,尽量减少或不用化肥,耕地前亩施优质圈肥、堆肥、沤肥、沼肥、绿肥、秸秆等农家肥4000——5000公斤,并翻入耕层深部,并配以浅层施肥,每亩腐熟饼肥150—200公斤,并拌入复合菌肥,抑制病虫发生,在追肥上以腐熟的人粪尿或大粪干为主,配以生长调节剂和微肥为辅,生长期间可用腐植酸营养液---生命素、蔬菜灵进行叶面喷施,以协调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14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