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岭南园林体现了哪些园林文化?

岭南园林立意务实入世;建筑量较多,连房博厦,体量偏大,造型舒朗清透,装饰丰富多彩,乡土味,西洋风味兼具。

岭南园林体现了哪些园林文化?

山石以英石、腊石为主,小型壁山或孤石,立意通俗生动;池水多为小型水局,砌石池岸,多规整几何形;植物品种繁多,全年绿荫苍翠,花团锦簇。

岭南园林文化有因自然而上升的文化,有因人工而积淀的文化,前者为海岸文化和热带文化,后者则是远儒文化和世俗文化、开放文化和兼容文化,贬谪文化和务实文化。

由自然而上升为文化的方面,如建筑的高活动面和高柱础与水涝和湿气的关系、缓屋面和台风的关系、宽檐廊与多雨的关系、高墙冷巷与高温的关系、龙形、鱼形、水草、龟、蛇、芭蕉主题与装饰的关系、塑鼓石与海蕉的关系、崖瀑潭局与自然山水的关系等,都能利用自然之物之景,通过设计回避或化害为利,如古榕遮阴,椰林通风,敞厅纳凉等。

远儒文化是岭南学者对岭南园林文化最精辟的阐释,如果说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的儒意较浓的话,岭南园林的儒家意味则很淡。

岭南人远离政治中心,因而表现于古典园林建筑梁架的不规范等,另外,长期处于南疆的“蛮夷之族”的传统造就了武家文化,表现于清代园林的碉楼形式和后来园林的“肥胖”立面和简朴粗柱。

远儒性从品味上看,是较为俗气的世俗文化,它是岭南文化的主流,特别晚清以后,北方的政客官僚,江南的文人骚客,岭南的商家富豪成为三大地域园林的创作主体,岭南园林中的空间实用性及园宅一体的设计就是它的表现。

岭南园林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最早表现于南越国皇家园林对中原园林文化的全盘吸收上,到了清代,古典园林中大量用花色玻璃,形成与江南和北方两地迥然之别。

贬谪文化和务实文化源于历代受贬于此的正直官员爱民如子,与民同乐思想与行动的统一,古代的岭南开发较晚,从秦开始,统治者多为北来的贬谪之官,三国的虞翻建虞国,唐代韩愈在潮州游北城山水时说:“所乐非吾独,人人共此情”,都表达了开拓务实、勤政爱民和与民同乐的思想。

在岭南域内,有水资源极其丰富的珠江和韩江两大水系,这两大水系分别形成了以珠江下游广州为中心的广府文化、以韩江下游汕头为中心的潮汕文化和以韩江上游梅州为中心的客家文化。

后来,这3个文化圈又形成了两处主要的园林中心:广府园林和潮汕园林,前者有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和东莞可园四大古典名园,后者有耐轩磊园和潮阳西塘等。其次,岭南园林还包括了闽台与港澳园林后来形成的园林文化。

岭南园林的类型,根据地域大致分为广东园林、广西园林、海南园林、福建园林、台湾园林和港澳园林等。

广东园林是岭南园林的主流,它主要以平地苑庭和雕塑取胜。广东园林的建筑,普遍柱础较高,屋面无坡或少坡,龙纹和海波脊饰明显,最大的特色还在于装饰的“三雕三塑”和壁画。

另外,大量使用花色玻璃也是广东古典园林的特色。广东四大名园都以山水的英石堆山和崖潭格局、建筑的缓顶宽檐和碉楼冷巷、装饰的三雕三塑、色彩的蓝绿黄对比色、桥的廊桥、植物四季繁花为特征。

广西园林以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的积淀为特征,以平地峰林和名人墨迹为胜,主要表现在石林、石峰、石崖和石潭以及壁刻之中,其最大的长处是有自然之景可以借,无须人工开凿湖河景观。

在建筑风格方面,广西园林上比较朴素,淡雅的格调用以点缀主景的山形水色。广西园林中,历代名人墨迹很多,这是广东、海南和福建园林中无法比的,几乎所有的岩石壁上都有名人的字画。

海南园林以热带风光和海岛风光为胜。热带风光以植物来表现,许多热带植物虽然在广东、广西、福建都有,但长势并不如海南好。海岛风光还利用石和沙来表现的,大多数名胜地在海边,可以直接利用海边的海水、海滩和海石。

由于自然山水中的海景、岛景、礁景和滩景为岭南园林的山水特征,海南园林的建筑风格尤为朴素,多为草顶、鱼饰等建筑,并配以椰林和槟榔以及三角梅等为植物。海南园林的建造材料中也有塑石,但并不是特色,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利用珊瑚石。

在海南的各个园林中,堆山都用珊瑚石,珊瑚石在广东并不多见,在广西和桂林就更少见,但在海南,几乎所有的园林都用了珊瑚石,有的用它来堆山,有的用它来筑墙。如大东海以它砌坡,五公祠以它堆山,还有用其砌园内的门。

福建园林以建筑的地方性和海塑石为胜。它以礁石、塑鼓石为山水特征,以正脊起翘、海波脊尾为建筑特征,正脊龙雕、鱼草山花和石刻石雕为闽台园林的装饰特征。

其中,福建园林最具特征性的建筑式样正脊起翘,是其他岭南园林所没有的。最能代表福建建筑风格的园林如鳌园、归来园和龙舟池以及台湾的四大名园。

台湾园林以灰塑石山、咕咾石山和模仿福建名山为山水特征,以闽南建筑为建筑特征,以平顶拱桥为桥特征,以灰塑或砖雕瓜果器具漏窗为装饰特征。

港澳园林因香港、澳门两地以岛屿为主,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区。由于历史因素和中西文化的冲突,香港由于自然海洋景观如岛屿、海湾众多,因此风景区和公园很多。

香港园林有中西两种风格,它的兼容性很强。如九寨沟城仿江南园林景观,北区公园仿扬州园林景观,岭南园林之风则直接仿岭南四大园林的景观。澳门的人工景观与香港园林一样,中西文化交融,我国的儒道佛三大文化支柱在澳门园林中皆有表现。

在岭南古代园林中,字画相对较少,但也不乏佳作,如余荫山房门联:

余地三弓红雨足;

荫天一角绿云深。

可园邀山阁联:“大江前横;明月直入”、可园雏月池馆联:“大可浮家泛宅;岂肯随波逐流”、正门联:“十万买邻多占水;一分起屋半栽花”等。

开平立园凉亭

岭南四大名园是番禺余音山房、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和佛山梁园。

番禺余音山房

余音山房,又名余音花园,位于广东番禺南村镇东南角。 玉山府布局精致。 通过“藏而不露”、“缩龙为一寸”的手段,将三亩地内的廊、台、阁、石、亭、桥全部覆盖,附近形成山峦,形成了一幅有园、有景、深而广的奇妙景观。

顺德清晖园

清晖园内的水木清华,风景优雅美丽。 龙嘉旧居与扩建后的新景观融为一体,亭台楼阁与碧水、绿树、古墙、漏窗、怪石、小桥、曲廊交相辉映。 它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塑、诗词书法、灰雕等艺术。 突出了中国四合院建筑的特点,雄伟、奇、险、静、美、宽敞。

东莞科苑

东莞科苑位于东莞市夏波。 被前人誉为“人间福地,园中有仙宫” 它建于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由莞城人张建造。 这个人举了一个官员去广西考察的例子。 被罢官后,他回到家乡,修建了科苑,三年后竣工。 科苑最早的前身是石矛大厦。

佛山梁园

梁园是梁在佛山的宅基地的总称。 它主要由许多不同群体的精华组成,如十二石斋、群星草堂、汾江草庐和韩翔亭。 规模宏大,主体位于宋风路先锋路。 梁园林是清代岭南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

岭南简介

岭南是中国南方武陵以南地区的总称,以武陵为界,与内陆分离。 武陵由岳城岭、都庞岭、孟珠岭、骑田岭、大峪岭五座山组成,一般分布在桂东到粤东、湘赣两省交界处。 历史上包括广东(含海南、港澳)、广西以及云南省东部和福建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区。

岭南是一个历史概念。各个朝代的行政体制不同,岭南体系的划分和称谓也有很大变化。 现在提到岭南这个词,特别是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就是今天华南的区域范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14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