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蔬菜的市场前景
有机蔬菜前景分析摘要:国际蔬菜标准把蔬菜主要分为有机蔬菜和普通蔬菜。如今,在强调食品安全以及食品安全丑闻泛滥的今天,有机蔬菜因其的可追溯生产过程、透明销售过程和可持续环境生产措施而受到国内外消费者青睐。在我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近年来国家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以及食品安全法规的不断完善,高价的有机蔬菜也渐渐形成了固定的消费的群体。但是,有机蔬菜的一系列问题:消费者认识不够、政府宣传不够、认证混乱、销售情况不乐观……等皆成为有机蔬菜发展的绊脚石。本期,笔者带着诸多问题与各位一起了解国内有机蔬菜市场,并从中探讨有机蔬菜的市场发展大方向。
有机蔬菜想说爱你不容易。在广州有机蔬菜专卖店,基本都有销售有机蔬菜,但种类并不多。比较普遍的是有机大米、有机蔬菜,肉制品和加工食品相对较少。而且几乎所有销售有机蔬菜的商场都是把有机蔬菜和普通蔬菜放在一起,并没有设立有机蔬菜专区。市民走过琳琅满目的货架也不一定能注意到哪些是有机蔬菜,有机蔬菜有哪些种类。
其中一家比较出名的有机蔬菜公司广东空中田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林铭贤董事长从事运营有机蔬菜配送网多年,以他的经验表示,我国有机蔬菜行业正是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对有机蔬菜的推广严重不足,尤其是在一连串食品安全问题曝光后,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利用这个机会向民众宣传有机蔬菜,使得消费者对有机蔬菜的认识肤浅,只知道有机蔬菜比普通蔬菜贵3~6倍,但并不知道它贵在哪里,更不了解它的健康价值,有的人甚至对有机蔬菜没有任何概念。
有机蔬菜质高价亦高。国内的有机蔬菜市场总体来说还是供低于求,致使吸引部分外国有机蔬菜进入到中国市场。目前美国、日本、德国都有向中国进口有机蔬菜,此外加拿大、澳洲等也有意向中国进口有机蔬菜。进口有机蔬菜要能在中国市场销售不但要通过出口国当地的认证,还要通过中国的有机蔬菜认证标准,根据国际惯例还要求出售方提供由有机认证机构出具的销售证,证明其出售的产品是经过该认证机构认证的,并且在认证的数量范围之内。进口有机蔬菜因为要经过多个关卡才能进到国内市场,品质有保证,但是价格却贵得惊人。本来有机蔬菜就是高端高价产品,外国进口的有机蔬菜由于运输等环节,成本价会更高,市面上的有机蔬菜价格就更加昂贵。
有机蔬菜良莠不齐令人忧。我国于2005年4月1日,实施了有机蔬菜国家标准和相应的规章——“有机蔬菜国家标准的制定”以及“有机蔬菜认证管理办法”。从深圳瑞利来实业有限公司杨志峰总经理处了解到,虽然国家对我国有机蔬菜的认证是有非常规范和严格的标准,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企业通过有机蔬菜认证标准后会为了节约成本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例如没有严格按照有机蔬菜的标准规范有机蔬菜种植生产加工的环节,甚至有的企业拿普通农产品进行加工的普通蔬菜冒充有机蔬菜,鱼目混珠。
市场上有机蔬菜认证标志不统一以及一些有机蔬菜产销企业的不规范行为的曝光,使得消费者产生了“怕花高价买假货”的想法,即使是知道有机蔬菜的好处也不敢轻易购买,使得目前有机蔬菜的销售并不乐观。有关人士提供了这样的数据,我国有机蔬菜销售总额国内销售总额只占食品销售额的0.03%,与发达国家2%的水平相比,相差近100倍。但是,是不是因为这样,有机蔬菜专卖店的前景就非常渺茫了呢?答案是错误的!
针对以上国内有机蔬菜市场的种种问题和忧虑,专家建议,政府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公信力向民众大力宣传有机健康食品,例如对某些食品问题不光要暴露,还要告诉民众什么食品才是可以放心食用,并向民众推广有机蔬菜,积极与国际食品市场接轨。
另外,诚信是有机蔬菜生产的文化基础,只有通过不断摸索、不断实践、不断改进有机蔬菜种植技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建立严格的产品追溯体系和有机蔬菜生产、销售的诚信机制,才能避免欺骗消费者的事件发生,增强消费者对有机蔬菜的信心,从而促进有机蔬菜行业的发展。有能力的大型龙头企业还要在国内外逐步实现有机蔬菜品牌经营。
有机蔬菜应该要追求广阔的销售渠道。国内的有机蔬菜大部分是出口国外,国内的有机蔬菜市场是在2000年才开始启动,近几年,国内有机蔬菜不断地追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由于有机蔬菜质量要求很高,加工、运输、摆放、出售等每一环节都要特别注意,这对经销有机蔬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有机蔬菜因其涉及分散的生产商和相对较少产量的产品,而这些产品又必须与普通产品在所有环节分别处理,所以建立新的销售渠道费时费力。现时,国内有机蔬菜销售仍只是集中在超市卖场,虽积极向专卖店和餐饮进军,但只集中在全国少部分发达地区。
其他相关的内容无法一一列举完,建议可以百度搜索 空中田园有机蔬菜加盟,里面有具体的内容详细介绍。
空中田园(台湾生机立体农业园)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长宁镇324省道松树岗村附近(罗浮山脚下)
蔬菜基地实习总结报告
1.建设一批多元化蔬菜基地?
按照蔬菜的特点,建设五大优势蔬菜生产基地。 一是建立优质芹菜生产基地8万亩。二是建立优质胡萝卜生产基地4万亩,其中在葫芦河川道区井灌区建设基地2万亩。三是推广蒜苗复种其他蔬菜基地3万亩。四 是推广大白菜、甘蓝、菜花、娃娃菜等各种露地蔬菜生产基地3万亩。
2.建设蔬菜育苗中心?
在葫芦河川道区蔬菜生产核心区,建设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规范技术流程,实现蔬菜育苗专业化、商品化、产业化。育苗中心配套自动控制系统、内外遮阳系统、环流风机搅拌系统、 天窗系统、施肥灌溉系统、供暖系统等设施设备,重点繁育茄果类、芹菜、甘蓝类等蔬菜种苗。 实现统一品种、统一育苗、 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的标准化生产模式,提升蔬菜生产的档次。?
3.建设一批永久性蔬菜基地?
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坚持“设施与露地并重,品种与季节适应”的原则,推行标准化生产,每年建设永久性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保障蔬菜供应。对发展节水灌溉、多元种植等环节给予一定扶持。?
4.建设外销型蔬菜基地?
坚持“内销与外销协调,基地与直销对接”的原则,每年重点扶持建设外销型蔬菜生产基地2万亩。发展订单蔬菜种植,确保生产的蔬菜全部外销。?
5.建设设施农业基地?
加强现有日光温室的维修和改造提升,创新经营管理体制, 提高设施蔬菜生产能力。依托企业及合作组织,每年在将台、兴 隆等乡(镇)建设全钢架结构镀锌大拱棚1000亩、日光温室500亩。?
6.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
引进选育一批优质、抗病、 高产、抗逆性强的蔬菜优良品种。重点引进、示范推广适合宁夏种植的芹菜、辣椒、蒜苗、 胡萝卜等系列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加强与高等院校、科 研机构的合作,每年在蔬菜主产乡镇建立试验基地2个,聘请专家教授指导蔬菜生产。
红湖公司种养殖合作社、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扁山村村民委员会:
贵州师范学院化生学院12名实习学生及一名实习指导教师自2010年9月份到达红湖蔬菜基地参加实习以来,已历时3个多月;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在红湖公司、贵州师范学院及扁山村村民委员会的领导及关怀下,实习学生顺利开展了各项实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达到了实习预期目的,现将该期间所做工作总结如下。
一、红湖公司及扁山村村民委员会方面
公司领导非常关心学生的实习工作,公司老总亲自主持学生实习工作会议一次,并多次与学院领导共同讨论学生实习工作事宜,为学生实习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图1:指导学生
公司为学生及指导老师免费提供住宿房4间,客厅一间,住宿房配备了床及衣橱柜,客厅内配备了电视机、饮水机、茶几及沙发;还提供了厨房一间、大型园形餐桌一个,电热水器2个及配套的用电设备;为学生修建了专用卫生间;为每位学生每月提供生活补助费600元。
公司委派2位中层领导与学校指导老师共同组成实习学生管理小组,由公司蒋部长任组长,全面负责学生的实习具体工作;在蒋部长的领导下,由公司蔬菜基地技术员金建伟及简先祥具体指导学生的实习劳动(图1)。
二、学院领导方面
为将教育部及贵州师范学院“产、学、研”一条龙的办学理念落到实处,为贵州省培育出更多的实用性人才,学院领导四处奔波寻找合作单位,才最终与愿意合作并慷慨给以资助的贵州省红湖投资管理公司下属的红湖种养殖合作社及扁山村村民委员会达成合作协议;在学生进驻红湖基地之前,学院领导亲自带领实习有关人员反复考察基地情况,在此基础上,反复修订实习计划,反复谋划实习实施细则,反复向学生讲解本次实习的特殊性、实用性及重要意义;学生进驻实习基地后,学院领导多次亲自驱车到基地进行指导,稳定、激励学生参加实习劳动的热情,关心实习学生的生活状况,及时解决学生生活上遇到的问题。
三、学生方面
1、蔬菜新品种引种
按照实习计划,引进蔬菜新品种种子11份,但限于熟料大棚条件,只进行了5种蔬菜新品种引种试验。由于塑料棚?大棚土质较差,水源污染严重等原因,5种蔬菜新品种的试验种植并不顺利,开始种植在大棚内的5个蔬菜新品种?土壤及水源污染大部分逐渐死掉,无奈之下,我们只得将其移栽到别的没有污染的大棚里,使这些蔬菜新品种勉强得救(其中一种已经死绝),现在移到无污染大棚内的4个蔬菜新品种(图2)长势良好。其中2个品种已可以初步判定,引种是成功的,有进一步扩大栽培的价值。
图3:挥汗浇水
图2:蔬菜新品种
参加本项实习内容的学生主要是王学红、王顺兵、赵洪、侯泽松及袁敏;由于早期试验用的大棚灌溉条件比较简陋,土壤管理设备基本没有,同学们为了能使试验顺利进行,吃了不少苦头,在炎热的大棚内(温度在40度以上)挥汗如雨的翻土整地,用水桶一桶一桶地将水抬进大棚内,浇灌自己播种下的蔬菜种苗,使种苗在汗水中成长(图3)。
通过参加引种试验工作,使学生掌握了该类品种蔬菜在本地栽培的第一手资料、建立了创新的理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百战不殆,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针对一些未知领域,如何通过小规模试验,降低参与风险,取得较大的效益。
2、新型园林绿化树种紫叶矮樱的扦插繁殖试验
图4:插穗萌发
图5:剪取插条
目前已在大棚内扦插紫叶矮樱近万株,等待来年观测试验结果,预计成活率能达到80%以上,目前已有部分插穗发芽(图4);因种条资源用尽,繁殖规模受到了限制。
参加本项工作的学生主要是王学红、王顺兵、赵洪、侯泽松及袁敏等人。由于大棚距离紫叶矮樱种条产地路途较远,学生们每天要往返数华里剪取种条(图5),并用肩抬背扛、将种条搬运到扦插地,随后对种条进行扦插加工处理,扦插到大棚内。
通过亲自参加扦插工作,学生初步掌握了紫叶矮樱插条剪取、插穗裁切、插穗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插床整地、插床土壤处理、插穗扦插及大棚扦插的水肥气热管理技术等。
3、参加了基地蔬菜的管理工作
图6:喷药治虫
图7:洒水灌溉
学生参加管理的主要蔬菜品种有:草莓、生菜、漂儿白、莴笋、菜心、养心菜及油麦菜等;参加了这些蔬菜的浮盘法育苗、幼苗移栽、大棚种植的水肥气热管理、病虫害防治及灌水施肥等项工作。
参加这些工作的学生是温俊毅、冉虹、何健、蒋治国、陈洪旺、黄兵、冷天一等,他们在公司实习老师简先象的带领下,忍着大棚的炎热,耐着大棚内外杂草及番茄秧上的毛刺扎伤,将大棚用地清理干净;鼻中吸着呛人的农药味道,脚下踩着粘脚的淤泥,为蔬菜喷药(图6)、灌水(图7),管理着近百座大棚的蔬菜。
通过上述过程的实战训练,学生们基本掌握了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初步具备了独立进行大棚蔬菜种植的能力。
4、参加了公司蔬菜销售工作
参加的学生主要有何健、冉虹、陈洪旺等人,与公司指导老师简先祥一起,起早摸黑,到远离蔬菜基地的大营坡、五里冲等蔬菜批发市场,进行蔬菜销售,据何健、冉虹讲,有一次蔬菜销售特别难的时候,他们顶着难耐的夜间寒冷,空着辘辘饥肠,连续工作一天一夜,才把蔬菜销售完毕,期间,累计销售蔬菜超过2万斤。
蔬菜的种植与销售,使学生切身体验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5、在公司实习指导老师金建伟的带领下,参加了100多个塑料大棚的规划与建设工作,使学生基本掌握了大棚的建造技术。
6、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扁山村小学进行教学实习,与该小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参加人:?
7、实习学生每人一本关于蔬菜种植方面的书籍,包括:种植、管理、农药、土壤等专著十余本,在下雨天不能田间劳动或早晚业余时间阅读。
8、学生们自己的一日三餐由学生自己料理,使学生们在独立生活能力方面也得到了锻炼。
四、指导老师方面
图8:剪穗示范
指导老师长期坚守在实习基地,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负责答疑学生生活、学习及实习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其中特别是与实习内容有关的技术问题(图8)。
指导老师为本次实习编制了完成的实习计划。给实习生筛选并购买实习内容相关专业书籍10本,基本做到了人手一本,且各本书的内容均不相同,内容涉及蔬菜大棚建设技术、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大棚蔬菜栽培土肥管理、蔬菜生产农药实用规则及特色蔬菜栽培技术等。向实习生讲解了实习报告及实习论文的写法,并为实习生拟定了与本次实习内容有关的论文题目(从中任选一题):蔬菜大棚建设技术研究进展,大棚蔬菜虫害防治技术研究进展,大棚蔬菜土肥管理研究进展,大棚蔬菜病害防治技术研究进展,园林植物扦插繁殖技术研究进展,园林植物苗圃创业计划书,大棚蔬菜创业计划书,其它植物种植创业计划书等。对实习论文撰写提出了明确的内容要求:1)进展类论文:即目前该领域已经成功的技术有哪些?该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实习内容,提出自己对实习基地目前应用技术状况的看法,及进一步改进的建议。2)创业计划书:创业项目题目,创业项目经济效益分析及目标,创业项目可行性论证,创业项目技术工作实施细则,创业目标实现分年度计划,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应对措施,创业团队管理细则。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1、学生在参加实习工作之前,相关专业知识储备不足,针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适应较慢;建议下届学生在实习之前,先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
2、部分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欠佳,不能像真正的菜农那样、能接受一切艰苦的劳动;对从事植物种植产业的劳作程度认识不够,存在这样的问题也在情理之中,大凡精神正常的人都会存在类似问题,解决问题的较好途径可能是加快蔬菜生产的机械化、现代化;仅靠思想教育难以改变生物(实习生也是生物的一种)的天性。
3、原来设想的现场教学模式因条件限制未能完全实现,在以后的实习工作中要注意不断改进这种模式。
4、实习基地蔬菜生产技术及经营管理水平还存在一定提升空间,相信随着岁月的流逝,经验的积累,情况会逐渐好起来。
5、近期大棚部分蔬菜价格的大幅下滑,警示着大面积发展常规蔬菜的风险;建议在发展蔬菜的同时,可根据自身优势、考虑发展一些其它种植业,比如园林绿化树种苗圃等。
五、致谢
实习学生在红湖公司蔬菜基地实习期间,得到了公司及扁山村村民委员会在人力、物力方面的大力支持,其中特别是红湖公司陈光、陈海滨两位老总、蒋部长、张部长、田部长姓名?及金建伟、简先祥两位技术员,对学生的实习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他们为贵州师范学院的教学及贵州省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在此对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再谢!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16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