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杨梅种植全过程

搭建:在平地或缓坡地园地上搭建钢架连栋大棚,棚架呈条状形,一般棚高4.5m,肩高3.5m,每栋宽8m,一般采用2连栋或3连栋。

杨梅种植全过程

棚膜:可选用0.065~0.12mm厚的无滴防尘抗老化的聚乙烯薄膜,12月下旬盖膜,果实采收后2~3天内揭膜。

移栽定植

一般采用大树移栽,选择10~15年生的健壮杨梅树,在3月下旬至4旬上旬进行较适宜。

种植株行距以4m×4m为宜,栽植穴混入堆肥20~30kg/穴,注意配置雄株或高接雄株枝条。

定植后,压实浇水,并在根旁土表铺草20~30cm。

温湿度调控

温度:白天棚内温度不超过30℃,夜间棚内温度不低于2℃;1~2月尽量少开膜,3~4月温度超过30℃以上,开膜通风降温,4月中旬~5月初卷起边膜,保留顶膜,当棚外最低气温连续3天超过10℃以上时,打开顶膜通风降温。

湿度:盖棚以前,可将水分灌足。初期湿度可以适当偏高,但后期大棚内的空气湿度不能超过75%,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不能超过60%;若遇湿度过高,及时进行通风降湿。

肥水管理

施肥管理:生长期三次大肥,即春肥、壮果肥、采果肥,施用时间应比露地栽培早一个月。春肥看树给肥,以速效性肥料为主,配合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可激活根系,促进梢花生长,利于稳果;坐果后适当施用氮肥,少施磷肥,增施钾、钙肥,并结合叶面追施磷钾源库、硼源库、盖世美等,来促进杨梅商品性的形成;采果后,追施平衡型复合肥帮助恢复树势。

基肥9~10月施用,重施有机肥,配施活土君复合菌剂及矿质元素肥。

水分管理:盖棚以前,将水分灌足;杨梅萌芽、开花、新梢生长期、果实膨大期、花芽分化期土壤持水量低于60%,棚内需及时灌水;其他时段当棚内土壤持水量低于 20%要及时灌水。

修剪

一般在6~7月或10~11月进行,树形采用扁圆形,树冠高度控制在3m以内,顶部距棚顶1m。

疏删和短截相结合,剪除徒长枝、弱枝、病虫枝、交叉枝。

设施杨梅树势容易衰弱,可适当重剪,短截部分结果枝,促发新枝,对于扰乱树形的结果枝组可以从基部删除。

花果管理

授粉:杨梅花属风媒花,棚室中应进行人工授粉,来提高坐果率。此外,花前及幼果期可喷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硼源库,促进稳果。

疏果:杨梅幼果至黄豆大小时开始疏果,每结果枝留2~3个果。

病虫防控

杨梅病虫害主要有褐斑病、根腐病、卷叶蛾、介壳虫、果蝇、尺蠖等,应以预防为主,农业+物理+药剂综合防治,具体方案可参考平台同类文章。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16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