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工笔牡丹-豆绿上色步骤(转李晓明)

曾经在群里遇见一个提问的,豆绿为什么脏?其实是画者用了墨色。

工笔牡丹-豆绿上色步骤(转李晓明)

这是李晓明的作品和他的步骤。

1、豆绿为牡丹中浅色花卉的代表品种。颜色白中带绿,花瓣晶莹透明,有如玉一般的质感。中锋勾线,花头用线要淡,叶子、枝梗部分用线挺拔为上。

2、花头平涂淡白粉打底色,花房汁绿底色,叶子平涂青绿色(草绿+少许酞青蓝),反叶、茎、枝梗、嫩叶平涂略黄一点的汁绿,背景平涂藏青蓝(酞青蓝+墨+少许石青)。其中背景色要多次平涂,并且颜色逐层加厚,大概要7-8次左右方得匀净。

3、花头用三绿+少许翠绿淡色统染,根部深,边缘浅。反叶、茎用草绿分染,正叶用墨青

色(花青+墨)分染,边缘留水线。托叶尖部用朱磦往根部分染。

4、花头用淡翠绿继续统染,此步骤要注意花瓣互相之间的掩映关系,不能仅仅描绘固有色的变化。正叶用墨青色继续统染,也要注意大组的明暗变化。萼片边缘用淡朱磦分染,托叶尖部用稍浓朱磦提染。反叶用淡草绿继续统染,主筋边缘可留水线。芽孢也用朱磦分染,老干淡墨皴染中间,两边留水线。嫩叶用淡青绿统染根部。

5、花头用墨绿色(草绿+少许墨)提染根部,后用白粉提染花瓣亮面,然后再用淡青绿色细心从瓣尖往根部倒染少许,边缘留水线,刻划出花瓣的透明如玉的质感。白粉点蕊并勾勒花丝。正叶罩染淡草绿后用中等浓度胭脂复勒主筋,并用淡墨青勾勒细叶脉。枝梗用淡胭脂略略分染后,用淡墨青色顺中间线条复勒。萼片、托叶、反叶用淡胭脂复勒,并同时勾勒反叶细叶脉。嫩叶尖部用薄三绿往根部倒染也用淡胭脂复勒。最后,为了取得色彩和谐,可用浓三青色在深色的背景上题款。

?

0基础学国画|9张图吃透工笔技法!

大写意、小写意、墨骨。

白描也叫浅描,原是一种工笔技法,也可用来作写意画,放清笔墨,可单以不同墨线构成形象,也可用一种淡彩烘托,突出形象,或给主要物象局部加彩。?

宋代《宣和画谱》中说:“画花者往往以色晕淡而成,独熙(徐熙)落墨以写其枝叶蕊萼,然后傅色,故骨气风神为古今之绝笔。”

可见水墨赋彩之法始于五代。特点是把物象形体、质感和色彩的表现分而治之,易于掌握,具有清丽、俊雅之感。

勾花点叶:此法传为明代画家周之冕的创造,是以上三法的综合。徐悲鸿先生作花卉、湖石有先点后勾的方法,可以说是勾点画法的发展。

晚清兴金石学,一些画家从中得到启示,熔金石、书画于一炉,参酌水墨、没骨诸法创大写意的新形式,后人称为点垛,赵之谦、吴昌硕为其代表。

元代张退公《墨竹记》说:“夫墨竹者,肇自明皇,后传肖悦,因观竹影而得意”。也有说始于五代李夫人描窗月影而来。

虽然这些说法都无画迹可证,但水墨画这个艺术形式是受竹影启示而来是可信的。宋元以来文人画的兴起,水墨画已成为国画的一种主要形式了。

单以水墨点画,不施丹青是其特点。排除色相,洗尽铅华,只从笔情墨趣中创造出美的境界也确乎不易,难怪士大夫文人把水墨画推为上品。工笔画中也有单以墨染的,也是水墨画的一种。

0基础学国画 9张图吃透工笔技法

用简单易懂的方法分享国画不得不学的工笔技巧。

一、“水线”技法

工笔设色中遇到物体的边缘或者线条的时候经常会采用留一道亮边的手法来区分局部色彩或用来保留线条或用来体现物体的厚薄程度这条亮边就称之为水线。同时,保留水线也能较好的体现出工笔国画所独有的装饰趣味。

图中所示牡丹叶片上紧贴主筋的那条亮的色带就是水线,描绘适宜能带来很好的装饰美感,并能增加叶片的厚重感。

二、“渍染”技法

一种见笔触的湿染法,色笔较干,略带皱擦,然后用水笔趁湿点染,破开原有的色彩常见于破碎叶片边缘的处理。

上图所示临宋画《枯树八哥图》的叶片边缘因为破碎,采用渍染法的手法来处理就较为合适。

三、“斡染”技法

水笔在色块的四周旋转将一块色彩向四周染开画仕女脸颊的红晕时即是采用此法工笔牡丹的绘制中尤其是反瓣根部的着色也时常会采用此法上图所示最上层的几片牡丹反瓣的曙红色,就是集中在花瓣中间,由中间往四周逐渐淡去就是采用了斡染的笔法。

四、“点染”技法

用接近写意的笔法一笔蘸上深浅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上连点带染取灵动之意。处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时候时常用到此法图中所示的坡地和杂草即为点染法所绘,此法妙在生动自然,带有一定的写意笔法在其内能让画面显得活泼不呆板。

五、“接染”技法

用两支或两支以上的笔蘸不同的颜色画出物体不同的深浅色相然后用水笔或者另外的色笔趁湿润的时候将颜色接染融合在一起常见于没骨画法或背景上比较虚的一些物体的处理。

图中所示的远景荷叶,即用淡褐色和花青以及墨绿色接染而成此法如运用适宜,画面湿润自然,气韵生动。

六、“立粉”技法

点花蕊的重要手法之一长锋笔饱蘸粉黄,也可略调一点胶进去,色彩的浓度要非常大(将滴欲滴的感觉最合适),同时竖立笔锋,缓慢点出蕊的形状,湿润时色彩会高出纸面1毫米左右,等干了就会形成两边高中间凹的视觉效果,很有立体感。

图中所示梅花的花蕊即为立粉法为之,花蕊的体积感和视觉效果都很好。如果仅单纯用普通粉**平平的点一下是无法显示这种效果的。

七、“冲彩”技法

现代工笔常用肌理手法,在熟宣上先涂上某种颜色,在底色还没有干的时候,趁湿润冲入别的色彩或清水或胶矶等。利用水和色的交融产生一种斑驳无序的自然肌理美感。绘制老干、坡石等处常用。

图中所示老干部分,就是先平涂石,在色彩未干时冲入四绿、重墨、头精等色,再滴入清水,这种色彩斑斓的效果就是冲彩手法所致。

八、“丝毛”技法

工笔禽鸟羽毛处理常用手法,用长锋勾线蘸墨或色或白粉等依照鸟类的羽毛走向逐根一笔一笔的画出。此法严谨细腻,真实自然是工笔鸟类画法的基础技巧之一图中所示麻雀的羽毛部分即为丝毛法为之也称“单笔丝毛法”。

九、“批毛”技法

工笔禽鸟羽毛处理常用手法将硬毫毛笔笔锋捏扁呈扁平刷子形状笔尖蘸水分适合的色依照鸟的羽毛生长结构走向一组组画出此法适合绘制中等体型禽鸟。

图中所示八哥的头背部及腰部、胸腹等都是批毛法为之,也称“劈毛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17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