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庙乡的经济发展
该乡党委、政府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建立了钱庙村、长郢村、圩西村、曹洼村、郑楼村为主的2.3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建成泽庙、张楼、高庄、中南、郑楼3000亩的蔬菜生产基地。畜牧业以新意公司万头良种猪场为养猪生产基地走“公司+农户”经营之路,为农户提供种猪、饲料、防疫服务一条龙,带动全乡,辐射周边。
钱庙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该乡政府充分调动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抓好农业稳定和扩大优质粮生产,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粮食单产,重点建设好4万亩优质麦和4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继续抓好养殖业致富工程,稳定和发展生猪生产和肉牛生产;水产方面主要搞好沟鲶、河蟹、鳜鱼等名特优水产品生产,重点抓好千亩河蚌育珍珠生产,使养殖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新亮点。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重点扶持好绿洲林牧公司和通和公司等“龙头”企业,发挥好辐射和带动作用。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贮藏和运销业,延长产业链,充分发挥农民协会、农村经纪人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作用,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加大低洼地治理力度,抓好低中产田改造,走种养加结合和“宜农则农,宜鱼则鱼,宜林则林”的发展路子。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增强经济发展潜力;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加大培训力度,继续抓好劳务输出工作。从而为全乡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让人民群众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丰华模式
安徽省凤台县钱庙乡张池村农民刘传光,筹资创办了丰华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2007年投资569万元,以每亩1000元的年承包费承包了张池村农民土地501亩,进行了规划开发,修整道路、挖塘治田、疏通沟渠、树立标牌,同时又配套安装了远程红外监控系统、地下自动排水通道、频振式杀虫设备等,建成了高效、立体、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此举调整了产业结构,推进了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丰华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一改过去一麦一稻的平面种植为立体生态综合种养,改稻麦单一种植为一稻(麦)及经济作物、鱼、虾共育。改造后的埂面以常规蔬菜、乡村野菜种植为主;一年三茬,平台面种植双季茭白;回型沟槽内放养鳜鱼、龙虾及泥鳅;种植面为稻(麦)虾及茭白经济作物共育。
通过立体改造的农田稻、虾、鱼、茭白等生态共育面积占92%,水稻种植面积达60%,茭白种植面积10%,立体埂面种植面积占12%,土地利用指数达174%,该模式既增加了耕地有效利用面积,又改善了作物的生长条件,与传统的麦稻种植相比,每亩可增加产值8240元,增加效益5100元。同时因不用农药、化肥,生产出的稻米和其他作物品质优良,为真正的绿色食品。2009年该公司生产的“徽凤绿园”牌清水小龙虾是安徽省唯一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证的“绿色食品”。
公司采取了“公司+基地+科研机构+农户+市场”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同时在国家工商局分别注册了“徽凤绿园”和“华凤绿园”商标,将园区生产的农产品分三大类30个品种进行了商标注册。在“丰华模式”已带动周边农户发展龙虾养殖业,由全县范围内的52个农户参与成立了“凤台县龙虾养殖协会”,协会辐射带动龙虾养殖面积已达到1600余亩。
凤台县属于哪个市
臭。根据查询新浪财经对凤台县牧原猪场的采访可知,安微省凤台县人民反映牧原猪场有很大异味。安徽凤台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凤台七场生猪养殖项目位于凤台县新集镇左集村,项目占地618亩,建设年存栏6500头母猪、年出栏13万头商品猪的全线场。
凤台县属于淮南市。
凤台县,隶属于安徽省淮南市,古称州来,又谓下蔡,位于淮河中游,淮北平原南缘,北邻亳州市蒙城县,西北接亳州市利辛县,西连阜阳市颍上县,隔淮河南望淮南市寿县,东连淮南市区。县域呈东南、西北斜形,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约42公里,总面积1100平方千米。
凤台县地处淮河中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夏冬长,春秋短,光照充足,受季风影响明显。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季节分配不均,酿成局部洪涝干旱。无霜期较长,4至9月份东南风和西南风较多。
温度根据1949年至1985年气象资料记载,全县年平均温度为15.1℃。1月份最冷,月平均温度为1.1℃;7月份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8℃。温差年均较差为26.9℃。极端最高气温为1959年8月24日的41.1℃;极端最低气温为1969年1月31日的-21.7℃。
凤台县的地理环境
凤台县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40至19.45米不等,地面自然比降为1/7000至1/10000。由于河流变迁,交互沉积,以及历次黄、淮泛的侵蚀和堆积,加之人为活动的影响,形成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点。
凤台县耕作土壤19个土属,以黄土、坡黄土、白黄土、淤土、黑土、青白土田、淤坡黄土等为主,共占全县耕作土壤的89.9%;其中黄土面积最大,为610945亩,占42.8%。
凤台县地表水总量239.2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4.36亿立方米。降水及径流量自北向南递增,随降水量多少而产生丰水年或枯水年。据县水文资料统计,年平均降水量905.2毫米,年平均径流量深296毫米,径流总量为3.22亿立方米。储于河、沟、塘、渠之中约1亿立方米,可供利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凤台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24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