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上了,灌溉五亩地需要投资灌溉设备9万元,有必要投资吗?
玉米种上了,一直不下雨,灌溉五亩地需要投资灌溉设备9万元,有必要投资吗?
我根据个人分析,提出点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我的回答是如果纯粹为了玉米地灌溉,要装这9万块的设备的话,没有必要投资,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去计算一笔账,五亩地种了玉米,按平时的经验来算,五亩地的玉米满打满算,能收获6000斤玉米已经算得上高产了,一斤玉米按1元来算,也就是5亩地玉米充其量也就是6000元钱,那挖地,种子,化肥,打药等这些成本基上要600以上,还不含人员成本,也就是一亩地的毛利润估计也就是400元,5亩地一年的利润也就是2000元,而如果我们按照这个算法来,那么,为了灌溉设备花出9万元,也就是要40多年才能把9万的设备回本,这样一算其实蛮可怕的,而事实上,这些设备用不了五年就得退休了,中间还需要维护设备成本。
所以如果纯种玉米,花9万元的设备是非常不划算的,如果一定要花这9万块钱,那就得种完玉米后,规划好后面这五亩地种什么,毕竟靠玉米来回本太难了,可以考虑一些高收来得快的农产品,比如说葡萄,葡萄架下可以养鸡,鸡粪可以入土做肥料,还可以吃一掉一些害虫,有人说养鸡会吃葡萄,其实葡萄长高后,鸡吃不了那么高的葡萄的,还有,底下采光差的葡萄被吃了也没事,懒得自己去剪掉,这样,可以多层的收入,当然,我也只是提出一些不一样的建议,自己根据擅长的领域与当地的情况来决定。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果只是为了种玉米,花9万元去投资灌溉设备,我觉得没必要投资。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溉是保证玉米获得高产的前提条件和关键因素。
充分认识玉米的需水规律将是进行科学灌溉获取高产的基础。
玉米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状况的反应
玉米对水分状况的反应总的趋势是苗期比较耐旱,从拔节以后对水分亏缺越来越敏感,抽丝期最敏感,此后敏感性下降。
出苗至展开5叶期,因植株生长缓慢,个体少,耗水少,一般土壤水分就可维持根系的正常生长。
展开5叶至拔节,雄穗正在发育,雌穗开始生长,这一阶段末期开始对水分敏感,但正常情况仍不需要灌水。
拔节至抽雄这一阶段是茎叶生长最快,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阶段,也是玉米对水分较敏感时期。大喇叭口期是雌穗小花分化发育的关键时期,进入玉米需水临界期,开始灌水。
抽雄散粉至抽丝是玉米对水分最敏感时期。如水分供应不足,会抑制花丝伸长,推迟抽丝,使雌穗不能正常受精结实;若此期植株连续萎蔫8天,减产可达40%;抽丝至籽粒形成期,对水分的敏感仅次于抽丝期,这个时期如植株萎蔫4?8天,一般籽粒减产可达30%左右。
玉米各生育阶段需水量
玉米生长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生育阶段,植株蒸腾面积及根系量都在发展,环境条也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所以其阶段需水量存在较大差异。
出苗?拔节:苗期需水量较少,日耗水1.28方/亩,占全生育期总量的13%。
拔节?抽雄:需水量显著增多,日耗水4.87方/亩,占全生育期总量的32.6%。
抽雄?乳熟:需水量达到高峰,日耗水5.41方/亩,占全生育期总量的35%。
乳熟?成熟:需水量开始下降,日耗水3.74方/亩,占全生育期总量的19.4%。
从玉米生育期需水规律看,需水量呈单峰曲线,苗期需水较少,孕穗(拔节?抽雄)增多,灌溉期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少。
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见,优先保证水分敏感期供水,即,抽雄散粉至抽丝期,拔节至抽雄,是玉米生产夺取高产的关键和前提。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25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