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水花苗培育技术难点
1、泥鳅苗池建造
泥鳅养殖苗池面积一般以50平方米为好,水深保持50-60厘米,一般不要超过80厘米。
水泥池不需设专门防逃设施和集鱼坑,但若是土池,则堤埂应修陡些且要夯实。进、出水口应有拦网设施。
水泥池池底要铺上30厘米厚的粘质泥土,以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
2、注意适时清塘
鳅苗下池前10-15天,应对苗池进行清塘消毒。
清塘消毒时,先将池水抽干,检查有无漏洞,然后用生石灰按每亩150公斤的用量,进行清塘(生石灰加水融化,趁热向塘中均匀泼洒)。
如果池水无法抽干,可用漂白粉按每立方米水体20克的用量进行清塘。清塘后一个星期注入新水,注入的新水要经过过滤。
3、泥鳅的放养须知
鳅苗放养前,须先在同池网箱内暂养半天,并喂1-2只蛋黄浆。向网箱内放入鳅苗时,须在网箱的上风头轻轻放入,注意不要把池水搅浑。
经过暂养的鳅苗方可放入池塘,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750-1000尾,有半流水条件的池每平方米可放1500-2000尾。
4、鳅苗培育方法
鳅苗培育方法主要有豆浆法和肥水培育法两种。这两种培育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常常结合使用。
鳅苗培育前期,池水中的小型水生动物饵料往往不足,这时一方面采用肥水培育法,另一方面可增设豆渣、豆饼糊或磨细的酒糟等。
(1)豆浆培育法
稚鳅在孵化后两个月内,主要摄食轮虫和水蚤,因此鳅苗下塘后,每天需泼洒3-4次豆浆(每100平方米水面需黄豆0.5公斤),以培育轮虫、枝角类供鳅苗食用。
肥水培育法泥鳅喜肥水,水温较高时,每50平方米水面可施尿素0.1公斤,水温较低时,每5O平方米水面施碳酸铵或硝酸铵O.1公斤,每天一次,连施2~3天。以后视水色肥瘦进行。
1、鳅苗,对饲料有较强的选择性,因而需培育轮虫、小型浮游植物等适口饵料,用50目标准筛过滤后,沿池边投喂,并适当投喂熟蛋黄、鱼粉、奶粉、豆饼等精饲料。
2、鳅苗体长达到1cm时,已可摄食水中昆虫、昆虫幼体和有机物碎屑等食物,可用煮熟的糠、麸、玉米粉、麦粉等植物性饲料,拌和剁碎的鱼、虾、螺蚌肉等动物性饲料投喂,每日3~4次。同时,在饲料中逐步增加配合饲料的比重,使之逐渐适应人工配合饲料。
3、饲料应投放在离池底5cm左右的食台上,切忌撒投。初期日投饲量为鳅苗总体重的2%~5%,后期8%~10%。
4、泥鳅喜肥水,应及时追施肥料,可施鸡、鸭粪等有机肥,用编织袋装入浸于水中,平时应做好水质管理,及时加注新水,调节水质。当饲养1个多月,鳅苗体长达3~4cm,开始有钻泥习性时即可转入成鳅养殖。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30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