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植物的营养繁殖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植物,在其营养器官(根、茎、叶)上具有形成不定根、不定芽的能力。由于这种能力可以使植物体的一部分形成新的植株,从而达到繁殖的目的,这种繁殖方法叫营养繁殖。
植物地下茎具有芽,里面贮积了丰富的养料(如竹、藕、马铃薯、蒜、百合、慈菇以及田间杂草白茅、小蓟等),在其节上可以产生不定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只要外界条件适合,芽就可以萌动成为新植株。
除地下茎外,还有些植物,如草莓具有蔓延地面的匍匐枝向四周生长。
当茎节与土壤接触后,自节上长出不定根,顶芽开放成为新植株。
也有植物利用根进行繁殖的,最常见的例子是地黄和大丽菊的块根。
当外界条件适合时,在块根上长出不定根和不定芽,形成新的植株。
落地生根的叶也具有营养繁殖的能力,在叶的边缘处,可以产生不定芽,芽落地后长出不定根,形成新植株。落地生根的名称就是因此而得。 上述这些情况,由于植株本身就能产生新的植株,所以叫自然营养繁殖或无性繁殖。 营养繁殖在药用植物栽培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相当数目的药用植物采用无性繁殖进行生产。
如有的药用植物,收种子非常困难,或不结种子如雅连、川芎等,生产上一直采用无性繁殖。
另有一批药用植物虽也结种子,但种子发芽困难,或用种子繁殖的植株生长慢,年限长,或产量低,故生产上多用无性繁殖,如贝母用鳞茎繁殖一年一收,如用种子繁殖需5年才能收,又如地黄、玄参等均用无性繁殖,只是在选育良种时才用种子繁殖。
采用无性繁殖能保持母本优良性状,故生产上常用无性繁殖保持纯系良种或杂种优势,取得很高的效益,另外许多木本药材如用实生苗繁殖,生长慢,结果晚,如采用结果枝条扦插或嫁接,可以大大提早结实,如山茱萸、枳壳、猕猴桃等。
对雌雄异株的植物,无性繁殖可以控制雌雄株的比例,如荜拨、栝楼、罗汉果、银杏等。
故无性繁殖在药用植物上应用甚广。 常用的营养繁殖方法有分株、压条、扦插、嫁接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31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