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的种植需要预防哪些病害
1、霜霉病
危害部位:嫩梢,卷须,叶柄,叶片、花序、穗轴,果粒等,但凡是绿色的幼嫩组织,皆可受害。
发生时期:从花穗伸展期一直到落叶期,都可以危害葡萄园。
发生条件:高温多雨
防治关键期:冬春季清园期、生长期间多雾多露阴雨的天气来临之前
有效药剂:①常见的保护性杀菌剂有,铜制剂(波尔多液、喹啉铜、松脂酸铜)、代森锰锌,克菌丹·戊唑醇、氰霜唑、吡唑醚菌酯等。②常见的治疗性杀菌剂有,甲霜灵、霜脲氰、霜霉威、烯酰吗啉、氟噻唑吡乙酮、吲唑磺菌胺、氟吡菌胺、氯溴异氰尿酸等。
2、灰霉病
危害部位:主要危害花冠、花序和果实,叶片、嫩茎亦可受害。
发生时期:开花前至幼果期,主要危害花及幼果;果实着色至成熟期,主要危害葡萄果实。
发生条件:低温多雨,通风透光条件差
防治关键期:冬春季清园期、花期末尾、聚束期、果实成熟初期、采收期
有效药剂:嘧霉胺、腐霉利、乙霉威、异菌脲、福美双、菌核净、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氟唑菌胺等。
3、白粉病
危害部位:主要是叶片、新梢及果实等幼嫩器官,老叶及着色果实较少受害。
发生时期:开花后至幼果期,立秋前后为发病高峰期。
发生条件:干旱、干湿交替、通风透光条件差
防治关键期:冬春季清园期、开花至幼果期、套袋前
有效药剂:氟硅唑、烯唑醇、露娜森、醚菌酯、肟菌酯、苯醚甲环唑、腈菌唑、丙环唑等。
4、黑痘病
危害部位:果实、果梗、叶片、叶柄、新梢和卷须等。
发生时期:葡萄萌动展叶期,主要为害叶片;葡萄开花及幼果生长期,主要为害幼嫩组织、果实。
发生条件:多雨高湿
防治关键期:幼叶展开3~4片时、葡萄开花及幼果生长期
有效药剂: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戊唑醇、氟硅唑·咪鲜胺、代森联、嘧菌酯、代森锰锌等。
5、白腐病
危害部位:果穗(包括穗轴、果梗和果粒)及枝蔓,也能危害叶片。
发生时期:开花前至采收期,果实转色期为主要发病期。
发生条件:伤口、高温高湿、近地面往往先感病
防治关键期:萌芽前、套袋前后、转色期(特别是雨后)
有效药剂:①套袋前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咯菌腈+钙肥;②摘袋后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抑霉唑;③转色期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或丙环唑+代森锰锌/克菌丹。
6、炭疽病
危害部位:果实穗轴、嫩梢和叶片。
发生时期:展叶期至采收期,有潜伏性,转色时易爆发。
发生条件:多雨高湿
防治关键期:发芽后到花序分离期、开花前后至套袋前
有效药剂:咪鲜胺、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
7、溃疡病
危害部位:枝干和果穗
发生时期:花前果穗展开的时候开始侵染,果实转色期至成熟期多发
发生条件:伤口、树势弱
防治关键期:开花前后至套袋前、后期发现及时处理
有效药剂:腐霉利、苯甲·嘧菌酯、戊唑醇、嘧霉胺、异菌脲、啶酰菌胺、咯菌腈、抑霉唑。注意应以悬浮剂、水剂、微乳剂等剂型为主,避免污染果面和伤果粉。
8、酸腐病
危害部位:果实
发生时期:葡萄封穗后开始上色时开始发生
发生条件: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算是病害,而是一种真菌、细菌、昆虫三方联合为害的结果。伤口、醋蝇、其他病害等都是其发病条件。
防治关键期:着色期至成熟期
有效药剂:真菌性药剂(甲·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戊唑·醚菌酯、异菌脲、嘧菌环胺)+细菌性药剂(春雷霉素、二氯异氰尿酸钠、氨基寡糖素、铜制剂)+杀醋蝇药(烯丙菊酯、阿维菌素、联苯菊酯),注意成熟期的用药安全。
冷棚葡萄种植管理技术
一、棚室的建造
冷棚是在蔬菜拱形塑料大棚的基础上设计修建,因不需增温设施,故称冷棚。冷棚的宽度按地块条件和栽植形式确定,一般为8米~12米,也有15米~20米的棚,长度按地块条件及需要来确定,一般80米~120米,也有200米~300米长的。冷棚用水泥柱为支撑,用钢丝线(或木杆)为梁,以10厘米~15厘米粗的竹杆和竹披为拱架,梁与拱架之间加8厘米~10厘米长木方为缓冲垫,顶膜使用大连产紫光膜,用尼龙绳为压线。棚向以南北向为佳,南侧设有进出口。
近几年,李官的冷棚也采用了钢筋架,钢管架以及采用混合材料加玻璃钢等作为骨架,虽然造价高一点,但坚固耐用。
二、品种的选择及栽种的形式
适合保护地栽植葡萄的品种很多,李官镇主要以里扎马特为主,也有巨峰、京亚、红提、无核白鸡心、贵妃玫瑰、红旗特早玫瑰、维多利亚、奥古斯特等等。选择的原则应以早、中熟为主,和错季上市为辅,尽量选择粒大、味甜、色好、风味独特及抗病、抗逆性强和产品耐储运的品种。
栽植形式以3~4米小棚架为主,也有中间小棚架两边篱架、中间篱架两边小棚架等形式,栽植密度以55厘米~70厘米一个蔓较为适宜。
扣棚地段选好后,要先挖定植沟,装秸秆和农肥、化肥回填后,在5月1日前后栽植,管理方法同露地栽植。要强化管理,当年要长到1.5米以上,且要保证枝蔓成熟,芽眼饱满,确保扣棚后的产量。
近几年,由于冷棚葡萄价格高、效益好,也有的农民把露地常规生产的葡萄直接扣棚,转入保护地生产,效益也很好。
三、温湿度控制
葡萄的冷棚种植,一般在10月初修剪下架,11月末培土防寒,12月中旬扣棚,2月20日前后棚内开始撤防寒土(这时植株已顺利度过休眠期),撤土要根据棚内土壤解冻情况和棚外温度分层逐步进行,撤土后要加盖防寒物和支小地拱。萌芽时温度控制15~25℃之间,花前温度控制在22~28℃之间,花期温度控制在28~30℃之间,座果后要控制在25~33℃,控制方法就是卷膜放风,当气温稳定在18~20℃时可全天卷膜。上架后葡萄畦面要覆盖地膜增温保湿,同时要注意保持地温与棚温的同步。
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萌芽期应达到70%,花前应达到80%,花期应达到60%,座果后应达到80%左右。
四、枝蔓和花果管理
冷棚种植的葡萄枝条容易徒长、较细弱,花芽分化的质量有差异,所以枝蔓管理要及时到位,抹芽、定枝、摘心、去副梢、除须、引缚都要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当能判断和确认果穗时,就应定枝,要留够结果枝,留足营养枝,留好预备枝,每平方米架面要有8~10个新梢,结果枝与营养枝的比例为1∶2,要通过整枝、定枝,使枝条在主蔓上均匀、对称排列。
花前叶面要喷布植物营养剂和调节剂,一般选用磷钾动力、海绿素、PBO、碧护等,座果后要进行果穗整形和疏粒,整形主要是摘穗尖,要按产量指标定穗重来确定穗数,按质量标准定粒重来确定粒数。座果后要不间断地进行疏粒,及时把特小粒、畸形、病虫粒去掉。生理座果后进行果实套袋。
五、肥水管理
在施足采收后下架前的基肥(有机肥)的基础条件下,要重视花前肥(氮肥为主),要追好座果肥(氮、磷、钙、钾),要巧施膨果肥(磷、钾为主),补充好叶面肥(钙和微量元素),施肥量要根据土壤状况、植株生长指标的需求来确定。
在灌足封冻水的基础上,萌芽前要灌一次透水,以后要根据土壤状况和植株生长需求浇好花前水,灌好座果水,膨果后灌一次着色水,要用常温水和温度高的深井水,有条件的采用蓄热式灌水,因冷棚葡萄成熟期在雨季,采前一般不灌水。
六、病虫害防治
葡萄冷棚种植要注意防治由高温、高湿和通风不良造成的病害,冷棚里主要病害有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等病害,蓟马、盲蝽、螨类等虫害,在综合防治措施的基础上,要打好光杆药石硫合剂,以后要根据病害规律和发生的状况进行预防和治疗,控制病害,消灭虫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31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