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农药的简介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钠,2,4-D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又称天然农药,系指非化学合成,来自天然的化学物质或生命体,而具有杀菌农药和杀虫农药的作用。生物农药包括虫生病原性线虫、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植物衍生物和昆虫费洛蒙等。生物农药在有机农业使用的整合害虫管理系统(IPM)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青岛浩瀚农业技术专家研究认为生物农药的发展有以下几个原因: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其目标族群逐渐养成的抗药性,以及农药对于非目标族群的负面影响。过去三十年来,化学家,生化学家,毒理学家,以及IPM专家一起研究从植物衍生的新一代化合物,具有管理害虫的效力和最低程度的环境不良影响。第一代的生物农药包含尼古丁,生物碱,鱼藤酮类,除虫菊类和一些植物油等,在人类历史上已有相当的使用时间。在1690年,烟草的水溶性成份就用于对抗谷类的害虫。除虫菊也是常见的蚊香的主要成份。生物农药的市场占有率仍然相当有限,在1995年,生物农药占世界农药总销售量的1.3%。许多因素限制了生物农药的成长:生物农药通常不具广效性,和化学农药相比效果较为缓慢,有效期限较短而成本较高。然而,相对于化学农药在许多国家的市场需求停滞不前或减退,生物农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未来数年内,化学农药的预估市场成长率约为2%,生物农药则为10-15%。日益成长的有机农业,使得生物农药的需求逐渐上扬。另一方面,生物农药也应该像化学农药一样,接受其对健康,食物,生态系统和环境安全的审慎评估。生物农药是天然存在的或者经过基因修饰的药剂,与常规农药的区别在于其独特的作用方式、低使用剂量和靶标种类的专一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农药的范畴不断扩大,涉及到动物、植物、微生物中的许多种类及多种与生物有关的具有农药功能的物质,如植物源物质、转基因抗有害生物作物、天然产物的仿生合成或修饰合成化合物、人工繁育的有害生物的拮抗生物、信息素等。
生物农药在我国推广应用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受到环保因素的影响,生物农药市场发展前景越来越好,生物农药在未来必定会在农药行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生物农药有哪些以及其优点。
在我们国内,主要依据其化学成分和来源将生物农药分成微生物活体农药、微生物代谢物质农药、绿色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四大类型。假如按照其预防目标来分的话,和有机化学农药类似,主要包含灭虫剂、农药杀菌剂、灭草剂、杀螨剂、杀鼠剂、绿色植物萘乙酸等。假如对于其利用目标而言,生物农药则可归入立即选用生物活体或选用来源于生物的生理学活性物质二种类型。
生物农药的设计原理是应用害虫克星生物的活体或是其代谢物质对害虫等伤害农作物的生物进行预防的一种农药制剂,还可以利用仿生技术人造具备哪些特征的农药制剂。但是,在国内农业具体运用全过程中,生物农药一般状况下就是指可以开展现代化大批量制作的微生物源农药。
生物农药可以那么被人们所看中,与其说优势是有紧密联系的。
首先,目的性。生物农药的产品研发一般全是依据害虫的具体情况来开展的,目的性极强。如今现已产品研发并规模性使用的商品,全是只对于总体目标害虫起功效,对人们牲畜和益虫的危害较小,十分安全性。
其次,环境保护。因为生物农药的原理规定,从源头上预防了发生对周围环境的环境污染。
然后,伤害害虫生存条件。一部分生物农药商品会危害害虫的人体体制,乃至造成传染病伤害害虫人群,那样不但对害虫自身有功效,还会继续对其子孙后代造成抑制效果。
还有,其制造低成本。如今国内的生物农药,绝大多数全是利用废料粮食作物遗株开展生产制作的,原材料来源广,低成本。
最后,抗性。和有机化学农药对比,生物农药的成分繁杂,对害虫造成多个方面的危害,因而害虫无法对于此事造成抗性。
生物农药在我国推广应用困难的原因:1、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成本高据调查,目前市场上用于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的生物农药阿维菌素,成本需5元/亩·次,而防治同样的害虫选用的中等毒性农药如乙酰甲胺磷成本只需2元/亩·次;再如用于防治蔬菜菜青虫的苏云金杆菌,成本需12元/亩·次;而菊酯类农药防治只需3元/亩·次。生物农药的成本是普通化学农药的2-4倍。2、防治效果较慢,速效性差生物农药在施用后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对害虫有所作用,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反应较慢,产品的质量保证期短,速效性较差,施用生物农药后多数要在3-4天后才能见到效果。就农民的用药心理来说,希望施用速效性较强的农药,用药后能达到“药到虫除”的效果。3、防治对象专一生物农药由于是专门从昆虫病毒、真菌以及昆虫信息素提炼或加工而成的,不是化学合成剂,其防治对象专一,不具备化学农药防治害虫广谱性的特点。如苏云金杆菌只能用于防治蔬菜菜青虫、小菜蛾等,而有机磷类杀虫剂乙酰甲胺磷,不但能防治蚜虫、蔬菜害虫,还能防治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等,杀虫范围较广。4、生物农药的贮存条件苛刻一般要求储藏温度低于常温,按照国家农药标准的规定,农药贮存两年,其有效成份降解率不应超过5%,而生物农药很难做到两年之内药效损失低于5%的要求。
5、用药条件要求高生物农药一般为水剂,受阳光或微生物的作用后容易分解,残留降解快,稳定性较差,特别是活体微生物为有效成份的产品,生物活性下降很快,用药技术条件要求高。因为生物杀虫剂的专一性很强,杀虫谱不广。因此,应针对不同害虫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生物农药。对策:1、加大执法检查和宣传力度,全面清理整顿农业投入品
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严厉打击销售和使用高毒农药行为,加大农资市场执法检查力度,所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销单位不得生产、销售高毒、高残留农药,农户在蔬菜等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应积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及生物农药,禁止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和其他农产品。凡发现使用禁用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一律予以没收,集中销毁。
2、实行农产品市场检测准入制
做好生物农药推广使用工作必须严格实行农产品市场检测准入制,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高毒、高残留农药替代的有效举措。实行农产品检测准入制,凡是农药超标的农产品一律不准进入农贸市场。
3、结合农资补贴,推广使用生物农药
结合农资补贴或对小麦、水稻等作物重大病虫害进行直补,药剂选择生物农药,在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时期对农户直接补贴药剂进行防治,重点应对高产创建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病虫害统一防治示范区和种植大户进行综合补贴,这样能大大加快生物农药的推广进程。
4、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
推广生物农药,当务之急是建立有机和绿色农产品优质优价机制。政府监管部门要把好农产品市场准入关,严格监管化学农药超标蔬菜的销售,让有机和绿色蔬菜真正成为市场的主导产品。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倡导有机和绿色农产品优质优价理念,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
5、继续实行统防统治,大力推广生物农药
针对农作物病虫发生种类多,发生为害时期不一致,多数农民不能准确识别所种农作物上发生病虫害的种类,加之所选药剂、施药方式的差异,特别在重大病虫害突发及多种病虫害齐发的情况下,盲目用药现象严重,很难保证整体防效。应以统防统治为契机,开展统防统治,选择生物农药,同时辅以低毒低残留的品种,以便达到理想效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32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