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樱桃树管理技术
1、严格调控温湿度
温湿度的调控是大棚栽培成败的技术关键。温湿度的调控主要是通过开关作业门和通气窗来实现。生产上要根据樱桃不同物候期对温湿度的要求进行调控。
以下是不同时期,樱桃大棚内温湿度调控的指标。
(1)扣棚后。树体进入复苏过程,升温要缓慢。10天左右,白天温度由10°C提升到17°C,夜间由0°C提升到4°C。湿度维持在80%。
(2)萌芽期。白天保持18-20°C,夜间5-7°C,湿度80%。
(3)开花期。这是树体对温湿度最为敏感的时期,白天严格控制在20-22°C,夜间6-8°C,不能低于5°C,必要时要用煤炉升温,确保授粉受精良好。此期湿度降至60%。
(4)落花期。白天20-22°C,夜间7-9°C,湿度为60%。
(5)果实膨大期。白天22-25°C,夜间10-12°C,湿度为60%。
(6)着色至采收期。白天22-25°C,夜间12-15°C,保持昼夜温差10°C。湿度降至50%。
影响棚内空气湿度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土壤相对持水量的60-80%。棚内覆盖地膜,可减少地面水分蒸发,从而稳定棚内空气湿度,以防产生裂果和影响果实着色。
2、提高坐果率
除了选择座果率高的品种、配置好授粉树,以及加强土水肥管理以外,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提高座果率。
(1)花前放风锻炼。盛花前10天左右开始,在不影响温度管理的前提下揭棚放风,让花芽接受自然直射光照射,提高花器官及性细胞的发育质量。
(2)花期喷生长调节剂。花期喷50毫克/公斤的赤霉素或0.3%的硼砂,可显著提高座果率。
(3)人工辅助授粉。采用已制成的授粉品种的花粉,分批对当天开放的花进行授粉。
(4)放蜂授粉。试验表明,利用蜜蜂或壁蜂花期辅助授粉可提高座果率20%以上。
(5)摘心。花后10天左右对新梢摘心,可防止新梢与幼果生长竞争养分,从而提高座果率。
在提高坐果率的基础上,实行疏花疏果、合理负载,可节约营养,增加单果重,提高果实整齐度和果实品质。从节约营养的角度来说,疏花疏果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这样管理:
一,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土壤肥沃,有利于排水的地块建立大棚。
二,选择优质的樱桃树进行移栽,按照株行距2x2.5米移栽。
三,每到冬季12月份的时候进行修剪,树高保持1.5米,树冠保留3到4个侧枝,每个侧枝保留三层挂果枝。
四,萌芽前及时追肥,以农家肥为主,每亩地3000公斤,开花前可追肥磷酸二氢钾,提高挂果率,果实生长期以喷洒硫酸钾,云台素为主,提高果实品质。
浇水:以膜下滴灌方式为主,根据其不同生长阶段合理定量,避免棚内湿度过高,影响坐果率。
地膜覆盖:以白色地膜为主,可以提高地温,促进草莓开花。
铺设反光膜:在树冠下一季树体主干位置铺上反光膜,改良内膛光照环境,让果实提早上色。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33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