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的个人简介
宋明:男, 西南大学教授,1978年3月—1982年1月在西南农学院园艺系本科学习,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2月至今在西南农学院园艺系(现为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工作。曾于1997年、2000年、2002年分别赴日本、台湾、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等国家和地区访问。现任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党委书记。
担任硕士生“蔬菜种子工程”、“蔬菜学研究进展”、“植物组织培养学”等课程的讲授,并与人合作讲授“高级蔬菜学”;先后担任的本科生课程有“蔬菜种子工艺学”、“蔬菜育种学”、“园艺植物离体培养”,与人合作担任了“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讲授工作。培养指导硕士研究生64名、农业推广硕士12名。出版编著《叶菜类蔬菜栽培新技术》(24万字)、主编《绿色蔬菜生产新技术》(27万字)、《观赏蔬菜生产技术》(24万字)等科学技术书籍5本,参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规划教材《蔬菜种子生产原理与实践》、《蔬菜育种学总论》等教材。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芥菜种质资源的RAPD和ISSR分析”(园艺学报)、“结球甘蓝花粉类钙调素蛋白基因BoCML49的克隆及表达分析”(作物学报)、“Site-Specific Gene Targeting Using 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TALE)-based Nuclease in Brassica oleracea”(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等50余篇,其中在一级学报上发表20余篇,SCI论文一篇,多篇论文获奖。
在科研方面主持和主研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市级项目5项。主研的“甘蓝离体培养中的微电流刺激效应研究”1997年获重庆直辖市应用基础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甘蓝杂一代新品种‘西园三号’的选育”1987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面向21世纪园艺专业的改革和发展”2000年获重庆市教委一等奖,“西园系列甘蓝新品种选育与推广”200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基础研究”2010年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曾先后7次被西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评为年度考核优秀教师,4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4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员,三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一次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1)品种选择 番茄栽培品种有有限生长和无限生长两大类型。有限生长即早熟品种,表现生长期短,早熟,总产量低,密度大;无限生长类型即晚熟品种,表现生长期长,中晚熟,总产量高,密度小。
番茄这两种类型品种均可用于不同季节的无土栽培使用。目前番茄和黄瓜等作物一样,均没有专门适宜无土栽培使用的专用品种,一般在当地表现好的番茄早、晚熟品种,均可用于无土栽培生产。如毛粉802、L-402、西粉10号、早丰、中蔬4号等均表现较好。
(2)栽培形式 番茄和黄瓜在无土栽培条件下的密度与栽培形式基本一致。早熟品种番茄要比晚熟品种密度更高。袋培、岩棉培、基质槽培、NFT等栽培形式均适宜番茄和黄瓜的无土栽培生产。
(3)栽培季节 番茄无土栽培的茬口和季节,安排原则与黄瓜一致。下面以华北地区节能型日光温室无土栽培的茬口安排为例供参考。
秋冬茬:华北地区8月中旬播种番茄,9月上中旬播种黄瓜并进行蛭石、草炭等的无土育苗;番茄9月中下旬定植,黄瓜10月上旬定植;番茄11月上中旬至翌年2月上旬结果,黄瓜10月下旬至翌年2月上旬结果。
冬春茬:黄瓜、番茄均在1月期间播种育苗,番茄可在元旦前后播种,黄瓜1月上旬播种,日光温室内加盖小拱棚无土育苗;番茄、黄瓜均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定植;3月开始结果,6月拉秧。
(4)营养液配方 可参考上文列出的有关配方。现列出山东农业大学选配的番茄专用配方(表5-7)。
表5-7 番茄大量元素配方
微量元素按前文列出的微量元素表加入,营养液的pH为5.5~6.5。
(5)栽植后的管理 番茄的常规田间管理同土壤栽培,无土栽培管理方法参阅黄瓜部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37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