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黄褐天幕毛虫是什么?

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chulsky

黄褐天幕毛虫是什么?

别名

天幕毛虫、带枯叶蛾、梅毛虫。

形态(图3-40)

图3-40 黄褐天幕毛虫

1.成虫 2.幼虫 3.蛹 4.卵环

雌雄异型。雌虫淡红褐色,体长22—24mm,翅展38—43mm。触角略成锯齿状。前翅中央有一条赤褐色宽横带,其两边镶有米**细线;翅外缘色略淡。后翅基部1/2处为赤褐色,端部色较淡。足除跗节外均密生细长鳞毛。腹部较肥大。雄虫体长约17mm,翅展30—32mm,黄褐色。触角羽状。前翅内、外线深褐色,后翅亚端线褐色,展翅时与前翅外线相连。缘毛褐色,并间有**,腹部较细瘦,呈圆锥状。卵圆筒形,高1.3mm,宽0.8mm。灰白色,过冬后深灰色。卵胶合成为环形卵块,每块有卵200—300粒,形似顶针,围绕在小枝上。幼虫体长约55mm。初孵幼虫为黑色,成长后为暗青或黑蓝色,背面疏生黑色软毛。气门线以下密生黄白色细长毛。头部暗蓝色,布有小黑点和黄白色细毛;蜕裂线**,两侧各有一个大黑斑。前胸背板**,中央有1对横列黑斑。背线和气门上、下线黄白色,背线和气门上线间有橙**线两条,气门线浅灰色。各节背面均有黑色毛瘤数个,以第8腹节背线两侧的1对大而突出,每个毛瘤上生许多黄白色长毛和4—6根黑色长毛。腹足趾钩双序缺环,气门黑色,腹面暗灰色。蛹长17—20mm,初黄褐色,后变为黑褐色,腹部色略淡。全体被淡褐色短毛。茧双层,灰白至黄白色,常附有淡灰色粉末。

生活史及习性

1年发生1代,以胚胎发育完全的幼虫在卵壳中过冬。4月中、下旬梨树开花时幼虫爬出卵壳,先在卵环附近取食,且在枝杈处吐丝结网张幕,白天群居于网上,夜晚取食,随幼虫生长而逐渐下移至较粗的枝杈,仍吐丝张网,幼虫蜕皮于网上。5龄后近老熟时分散为害,食量大增,暴食成灾。幼虫受惊假死落下。幼虫期约45天。5月中、下旬幼虫陆续老熟,于叶间、卷叶内或其它缝隙中做茧化蛹。蛹期11—14天。成虫发生期为5月末至7月,6月上、中旬为成虫发生盛期。成虫羽化后即可交尾、产卵。卵产在小枝上,排列成顶针形,每雌蛾产卵一块,偶而也有产两块者。卵有天幕毛虫黑卵蜂(Telenomus ferbraus Ratzeburg)寄生。

防治方法

1.保护利用天敌

冬、春季剪除卵环,将卵环放在寄生峰羽化箱中,待黄褐天幕毛虫化蛹时,挂于果园内。7月下旬取回烧毁。

2.幼虫未分散前捕杀幼虫。

3.喷药

为害严重时喷布20%速灭杀丁乳油3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

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chulsky,雄蛾翅展24~32毫米,雌蛾翅展29~39毫米。雄蛾全体黄褐色;前翅中央有2条深褐色横线纹,两线间颜色较深,呈褐色宽带,宽带内外侧均衬以淡色斑纹;后翅中间呈不明显的褐色横线。前、后翅缘毛褐色和灰白色相间。雌蛾体翅呈褐色,腹部色较深;前翅中间的褐色宽带内,外侧呈淡共同褐色横线纹;卵,椭圆形,灰白色,顶部中间凹下,卵产于小枝上,呈指环状。幼虫,老熟幼虫体长55毫米,体侧有鲜艳的蓝灰色、**或黑色带。体背面有明显的白色带,两边有橙**横线;气门黑色;体背各节具黑色长毛,侧面生淡褐色长毛,腹面毛短;头部蓝灰色,有深色斑点。蛹,体长13~20毫米。有金**毛。茧灰白色,丝质双层(彩图79、彩图80)。

黄褐天幕毛虫广泛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广大省(自治区、直辖市)。危害苹果、梨、桃、板栗、核桃、杨、柳、栎类,幼虫蚕食叶片,严重时吃光叶片。

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第二年春当树木吐芽时孵化。幼龄幼虫群集在卵块附近小枝上食害嫩叶,以后向树杈移动,吐丝结网,夜晚取食,白天群集潜伏于网巢内,网呈天幕状,以此得名。幼虫脱皮于丝网上,近老熟时开始分散活动,白天往往群集于树干下部或树杈处静伏,晚上爬到树冠上取食。此时幼虫食量大增,易暴食成灾。各虫态发生期,因经纬度和海拔高度不同而异,北京地区,一般4月上旬孵化,5月中旬幼虫老熟,下旬结茧化蛹,蛹期半个月,6月份羽化产卵。黑龙江带岭和海拔较高的山西太岳山区(海拔1500米),7月下旬大量羽化。江南地区(如江西南昌、浙江杭州),5月份已大量羽化。成虫羽化后即交尾产卵,卵多产于被害树当年生小枝梢端。每雌蛾产1个卵块,少数产2个卵块。卵发育成小幼虫后,即在卵壳中休眠越冬。每只雌蛾产卵200~400粒。

天敌,(1)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感病幼虫死亡较集中,常倒挂于枝条上,在河北部和辽宁西部常遇此病发生。(2)天幕毛虫抱寄蝇,在辽宁省复县,其寄生率93.6%;新金县寄生率达86.3%。该虫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开始羽化,5月中旬开始产卵,6月上旬为产卵末期,幼虫5月中旬起在寄主体内营寄生生活,约经一个月,于6月中旬幼虫发育完成,从寄主体内陆续脱出,入土化蛹。成虫寿命平均22.5天,怀卵量平均2615。卵多产于叶背面边缘。一般1头天幕毛虫茧内脱出1头寄蝇幼虫,约在天幕毛虫结茧后11天(最早7天,最迟21天)脱出。

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结合冬季修剪除枝条卵块集中烧毁,幼虫为害初期,捕杀结网幼虫。(2)药剂防治,幼虫出壳初期和分散为害期,树上喷药,90%敌百虫,或50%辛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任一种1000倍液。20%灭幼脲可湿粉2000倍液。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39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