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种植条件,如何防治病虫害?
一、佛手瓜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1、土壤资源
佛手瓜对土壤没有太严格的要求,适应性强。当然,土壤的肥力与种植效果成正比。深厚、柔软、肥沃的土壤可以使产量最大化。
2、温度条件
佛手瓜的习性是温和的。避免过热和寒冷。佛手瓜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适宜温度一般是不同的。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8-25℃,幼苗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籽瓜贮藏的适宜温度为6-10℃。当温度过高(30℃)时,其生长受到抑制;如果温度太低(5℃),它也会因过冷而冻死。由此可见,佛手瓜对温度的要求非常高。
3、日照条件
佛手瓜属短日照植物。日照时间过长会导致花芽不分化,从而影响结实率。基于此,佛手瓜适合密植。
二、佛手瓜病虫害防治方法:
1、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壮苗,提高抗病能力。及时松土,注意各生育期水肥的配套供应,喷施高新脂膜,保持土壤水分和肥效,防止水分散失,保证植物长期生长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2、加强蒂部和果实,提高产量。开花前、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壮瓜地灵”,可使瓜茎加厚,加强养分运输,协调养分平衡,促进瓜体快速发育,使瓜体美观、多汁、美味。
3、及时预防,防治结合。结合生产季节和天气变化,及时用药,应用高新脂膜,提高工效,防止病虫害入侵,有效杀灭病虫害。
4、佛手瓜的种植密度必须加以控制,并考虑通风和采光的特点。保持良好的通风,同时设置排水设施。不要让佛手柑瓜田的湿度过高,这会导致出现白色粉壁。种植过程中注意通风散热。雨季要加强排水设施建设,确保田间不积水,切断炭疽病的源头。
盆栽佛手瓜种植技术佛手瓜种植的管理技巧
佛手瓜用肥要点
佛手瓜是一种喜肥植物。种植时,坑要大,要深。整个籽瓜要埋在土里。还需要在洞里施有机肥、草木灰、过磷酸钙,充分搅拌后再浇水填实。
佛手瓜施什么肥料好
佛手需要施含氮、磷、钾的肥料,不能偏施。化肥也要和有机肥结合。
佛手瓜用什么肥料可增产
佛手瓜追肥宜早不宜迟。第一次追肥要在6月初,每株施1kg复合肥,第二次追肥要在7月初,施10kg腐熟的人粪,1kg过磷酸钙,草木灰等。适用于每一株植物。肥料渗下去后,要用原土覆盖。第三次追肥主要在8月份,要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确定施肥量。施肥的时候要离根部稍微远一点。每次追肥都要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每次追肥都要结合浇水。小瓜结果后也要保持一定的湿度。010~1010,佛手瓜开花结果期,每隔10~15天对根部施一次肥,以氮、磷、钾全肥为主,适当添加钾肥。每次可施氮、磷、钾水溶肥料和硝酸钾稀释,或用腐熟的人畜粪便均匀喷洒在根部周围。
佛手瓜浇什么肥能多开花
给佛手瓜添加营养时,尤其是需求量最大的时候,大概是20天一次,连续添加2-3次。一般在种植佛手瓜一个月后,第一次添加一些催芽肥。
佛手瓜施肥时间
佛手瓜种植后,为尽快促进瓜苗生长,应尽早施肥,注意勤施薄肥,不施高浓度肥,不使用生肥。结合土壤的翻新,施入腐熟的优质圈肥、草木灰和适量的过磷酸钙,与土壤混合均匀。然后,上层要铺上土,脚要坚实。
1、气候:生长温度为10℃至35℃,最佳生长度结瓜温度为18℃至25℃。幼苗比其它瓜类耐低温,可忍耐3℃至—5℃的短时低温,但长期低于10℃:或高于35℃时发育不良。植株春季喜日照,长期阴雨易发生病害。
2、播种:南方3月、北方4月、东北寒冷地区5月初播种为宜。行距70厘米,株距50厘米,盆栽时每盆只留1株。南方可露天直播,北方以提前1个月在保护地育苗移栽为好。
3、育苗及移栽:于苗畦内施入沤熟的农家肥,挖细整平,浇透水。播种时株行距为8厘米,播后,往种子上盖1厘米厚的细沙土,在苗畦上做塑料拱棚保温育苗。
保持畦内白天25℃至30℃,夜间不低于15℃,5天即可出苗。苗出齐后,选晴天上午9至10时揭棚放风炼苗。苗期少浇水,以免降低苗床温度。苗子有3片真叶且已无霜冻一星期后,选晴天栽苗。每棵苗浇一大碗水,水渗完用细土封窝。栽后尽量不用大水漫灌,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小苗生长。
4、管理:温度对幼苗的生长影响很大,北方遇到低温时,应及时用塑料拱棚覆盖保温。温度长期低于10℃瓜秧上雄花少甚至没有雄花;长期高于35℃或过于干旱时;瓜秧上雌花少甚至无雌花。早春昆虫少,前几朵雌花应选晴天上午用干净毛笔进行人工授粉。大面积塑料拱棚栽培时,最好在棚内放蜂辅助授粉。
5、施肥:农家肥以沤熟的人畜禽粪为好,室内少量盆栽时;施吃剩余的馒头或废骨肉渣等也可以。在离根10至15厘米处挖窝埋施,注意少量多次。结瓜期施肥量要适当增加。
6、防治虫害:佛手瓜的茎叶上均长有长而硬的细毛,害虫不易接近。偶尔有蚜虫或菜青虫为害叶子,用敌敌畏或灭扫利等农药对水1:1000倍喷洒有虫叶片。盆栽或少量栽培时,可用烟蒂泡成烟草水喷洒有虫叶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41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