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科包括哪些花种?
蔷薇、月季、玫瑰、刺玫、金樱子、茶糜花、七姊妹 、缫丝花 等
蔷薇:落叶灌木,茎细长,蔓生,枝上密生小刺,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圆形,花白色或淡红色,有芳香。花可供观赏,果实可以入药。亦指这种植物的花。
月季:有刺灌木,或呈蔓状与攀援状。常绿或落叶灌木,直立,茎具钩刺或无刺,也有几乎无刺的。小枝绿色,小叶3-5,多数羽状复叶,宽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6厘米,先端渐尖,具尖齿,叶缘有锯齿,两面无毛,光滑;托叶与叶柄合生,全缘或具腺齿,顶端分离为耳状。花朵常簇生,稀单生,花色甚多,色泽各异,径4-5厘米,多为重瓣也有单瓣者;萼片尾状长尖,边缘有羽状裂片;花柱分离,伸出萼筒口外,与雄蕊等长;每子房1胚珠。果卵球形或梨形,长1-2厘米,萼片脱落。花期4--10月。
刺玫:别名刺玫果、红根蔷薇科蔷薇属植物,以花、果和根入药。夏季采花,阴干;果期采果,春秋采根。
金樱子:常绿蔓性灌木,无毛;小枝除有钩状皮刺外,密生细刺。小叶3,少数5,椭圆状卵形或披针状卵形,长2—7厘米,宽1.5—4.5厘米,边缘有细锯齿,两面无毛,背面沿中脉有细刺;叶柄、叶轴有小皮刺或细刺;托叶线形,和叶柄分离,早落。花单生侧枝顶端,白色,直径5—9厘米;花柄和萼筒外面密生细刺。蔷薇果近球形或倒卵形,长2—4厘米,有细刺,顶端有长而外反的宿存萼片。花期5月,果期9—10月。产南部各地,野生向阳山坡;分布华中、华东、华南、西南。
茶糜花:学名:悬钩子蔷薇。又称酴醿,现常写作荼縻、荼蘼。古人给酴醿取了不少好名字如佛见笑、百宜枝、独步春、琼绶带、白蔓君、雪梅墩等。落叶或半常绿蔓生小灌木,攀缘茎,,茎绿色,茎上有钩状的刺,羽状复叶,有五片椭圆形小叶,上面有多数侧脉,致成皱纹。初夏开花,夏季盛放,花单生,大型,雪白、酒黄,火红,可大多都是白色,单瓣,有香味,不结实。荼蘼色香俱美,其藤蔓若以高架引之,可成垂直绿化的优良观赏花木,以地下茎繁殖。栽培供观赏。
野生刺梅果的功效
一、时间选择
,播撒花椒的最佳时间是春季的3-4月。此时气温温和,没有极端刺激的天气。正是春天气温回升的时候,非常有利于种子发芽。剩下的季节都不适合。夏天天气太热,出苗后容易热死。冬天的气温很冷,种子被埋后无法发芽。
二、挑选种子
对于种子的选择,最好选择饱满、充实的,保证良好的生命力。不要选择枯萎和有病虫害的。种子的选择将有利于后期的生存。
三、准备土质
对于土质的要求,要保证通风和正常排水。混土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用腐叶土、园土、黄沙籽混。用这种方法制作的苗床可以提高种子存活的可能性。也可与泥炭土、陶粒、珍珠岩混合使用,效果更佳。字体在花盆里装满合适的土,喷些水,然后撒上种子,盖上一层薄薄的土。然后把花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等待种子发芽。
野生刺梅果可以食用,它的果实中含有多种氨基酸,适量的食用有促进消化的作用,野生刺梅果还有保健的功效,可用来治疗消化不良、经血不调等症状。野生刺梅果适应力很强,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通常年降雨量达到800毫米就能生长。
野生刺梅果的功效
野生刺梅果又被称为野玫瑰、山刺玫果,属于蔷薇科植物,多生长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等原始森林中,野生刺梅果的功效在于可以食用。野生刺梅果中含有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甘氨酸、组氨酸等多种营养成分。
适量的食用野生刺梅果有促进消化的作用,还能辅助治疗贫血的症状,中医认为野生刺梅果有保健的作用,有活血的功效,可用来治疗消化不良、食积、经血不调等症状。野生刺梅果属于野生食用果,可以放心的食用,没有毒。
野生刺梅果的介绍
野生刺梅果适应力很强,多生长在疏松的树林中,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对水分的需求量不高,通常年降雨量达到800毫米就能正常生长。野生刺梅果对土壤的要求不高,既能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也能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
通常可以用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法种植野生刺梅果,其中种子繁殖较为简单,种子繁殖时最好当年生饱满圆润的种子。播种时可以将腐叶土、园土、河沙混合配制土壤,之后种植时要及时给植株浇水施肥,补充养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43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