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越来越多的60-70岁的老人出来打工干农活,这意味着什么?

各人有各人的打算,各人有各人的脑力和体力具体状况,只要有人招收,就应该是合理的。

越来越多的60-70岁的老人出来打工干农活,这意味着什么?

一、说明我们的寿命普遍长了

1、由于世界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七十几年和平时期,世界上的平均年龄不断提高。可以说比过去提高了三十岁上下。

这一点是必须承认的事实,也就是说,由于核平衡等因素的遏制,世界上这些年局部战争几乎没有停,可基本上没有大战。

仅仅只是近四十几年,世界人口翻了一番多。

2、由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突飞猛进,大大的解放了广大的劳动力。起码因劳累过度的折损生命力的情况不断减少。

3、我国四十几年前,一到五十岁普遍都是老汉形。现在呢?应该是八十岁上下才普遍显老汉形。

二、一直就有六十岁以上的干各种事的,只不过现在越来越多而己

其实,历史上一直就存在着六十岁以上干各种事的人,不过,主要还是集中在知识分子群体和中上流社会群体。

现在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中产阶层越来越多,就是下层人群也比过去好得多了。

所以说,现在60-80岁仍然还在干事的人,或者是半干事的人越来越多。己经形成了社会的大趋势,不干事的反而令人不解。

三、六七十岁的人有其优势的地方

1、年富力不弱。也就是说,社会底缊很厚,往往都是老辣程度,只是体力稍弱而己,智力并不弱。

干事需要智商,需要冲闯之劲,也同样需要经验教训的累积,需要沉稳。

2、思想稳定,工作踏实,极少有跳槽等情况。

现在的年轻人跳槽,是好也是弊端,对老板绝对是弊。

3、工作认真负责,守时守位,极少有外界干扰。

不像年轻人的猴屁股,婚恋等方面的干扰是很大的。

第一个最主要是身体好 ,第二个农村现在都是机械化了 ,靠种几亩地实在收入不高 ,称身体建的时候到外地去打一点工也可以的 ,哪怕有退休工资,身体好的话也可以去打一份工的呀 ,现在的老人都很争气的,能不向儿女伸手,绝不伸手 ,自食其力 、每户人家的红白喜事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现在的小年轻有些是不管这些事情,都是老年人硬着头皮回礼的,现在的青年人有几个不向老人伸手,老人给儿子十块钱用,儿子能带一块的糖回来,算是大孝子了 ,所以六七十岁的老人不干活能行吗 ?

农村人种地的基本上都是50岁以上的,那么以后土地怎么办?

农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人走了年轻人接班,以后年轻人也会慢慢变老,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不可能专业去种地,毕竟现在种地不能养家糊口,种地效益太低,辛辛苦苦一亩地一年也就是千儿八百,一般家庭几亩地,大家说能干吗?大家经常说都不够随礼的,现在农村红白喜事年轻人最少200元,一年几十次随礼,大家说够随礼的吗?所以现在年轻人根本不把种地当做自己的正当职业,大家之所以种地根本原因是怕别人笑话,如果撂荒别人会说你没正事,所以在农村种地属于自己职业。

如果农民真正脱离了土地说明大家思想解放了,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民一个质的跳跃,作为农民一直兢兢业业,如果找不到更好的营生一般不会舍弃土地,因为收入更高大家才会选择更好的发展,丢掉土地,即使这样农村也没有出现撂荒现象,因为亲人多,什么都不要给谁都喜欢,毕竟现在粮食价格很高,一亩地也有1500多元的收入,农民舍不得撂荒。

以后年轻人会变成老人,他们依然会活跃在农村,城市虽然很好也不是适应每一个农民,毕竟大家的根在农村0,我们讲究叶落归根,只有回到自己的出生的地方才算圆满,为什么农村很多闲置的老房子不买丢,因为百年后大家还有用,终究是要回家的,总得有个落脚点吧!

现在我们有很多农业组织,合作社,他们就是以后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他们承包农民的土地,规模化种植,虽然种地利润很小,大面积种植还是有利可图的,规模化种植他们购买农机具,利用大型设备,根本不用人,没有人工成本自然利润就大了,目前种地最重要的是人工成本,所以种地雇不起工人。

以后全部实行机械化,根本不用人干活,现在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从种到收一条龙,图省事的直接卖青储玉米 ,麦子晚收几天直接地头就卖掉了,现在种地就是玩,说实话种地就属于额外收入,什么也不耽误,大家说对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44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