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如何很好地贮藏水稻种子呢?
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是水稻上重要的种传病害,尤其是水稻恶苗病在机插稻和旱育移(抛)稻上发病较重,苗稻瘟、稻蓟马等病虫在沿海、沿江的部分地区苗期发生普遍,对水稻全苗壮苗及苗期生长构成较大威胁。开展水稻种子药剂处理是经济、有效控制种传病害及前期病虫危害的重要措施,也是推进农药减量控害的有效途径。
精选稻种
要因地制宜选用优质抗病良种,精选无病健壮稻种,在药剂处理前晾晒2-3天,并进行风选,通过去杂去劣,减少菌源并增加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发芽势。近年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病害重发地区,要压缩高感品种的种植,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及防治压力。
正确开展药剂处理
1、选准药种
对恶苗病,可选用氰烯菌酯、咯菌腈、精甲咯菌腈、甲嘧甲霜灵、乙蒜素等药剂浸种或拌种,鉴于我省绝大部分地区恶苗病菌已对咪鲜胺产生高水平抗性,要停用咪鲜胺浸种;对干尖线虫病,可选用杀螟丹及其复配剂浸种;对恶苗病与干尖线虫病混发区,可选用杀螟乙蒜素、杀螟丹加氰烯菌酯等药剂浸种或拌种。
生产上可选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2000-3000倍液,或20%氰烯菌酯杀螟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200-400倍液浸种;或62.5克/升精甲霜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0毫升,加水1700毫升,搅拌包衣稻种100千克;或12%甲嘧甲霜灵悬浮种衣剂250-500毫升,加水稀释至1-2升,搅拌包衣稻种100千克;或31.9%吡虫戊唑醇悬浮种衣剂300-900毫升,加水稀释至2-3升,搅拌包衣稻种100千克;对灰飞虱、稻蓟马发生较重地区,可用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等药剂浸种或拌种;对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发生区,示范应用三氯异氰尿酸、氯溴异氰尿酸浸种或噻唑锌拌种;对稻瘟病重发地区及其感病品种,添加咪鲜胺等药剂浸种。
2、提高种子处理质量
要用准种子处理的药剂浓度,不可盲目加大或降低浓度,保证防治效果;药剂浸种时间要保证在48-60小时,浸后不用淘洗,直接播种或催芽播种;要注意浸匀浸透,浸种时药液要淹没稻种;袋装化浸种时稻种装满2/3袋,确保翻袋时种子吸足水后均匀受药,并时常翻动种子,提高浸种效果。
机插稻分批浸种时切忌废液再利用,以防药剂浓度下降和病菌污染降低防效。包衣时要将种子与调好的药液充分混匀,确保种子均匀着药,晾干后催芽播种或晾干后直接播种;要大力示范推广专用器械拌种(包衣),提高种子处理质量。
3、调节浸种期间温度
塑盘集中育秧要适当降低育秧期间温度,创造不利于恶苗病菌侵染的温度条件;旱育秧田催芽时禁用稻草垫底或覆盖,以防稻草带菌再侵染;避免高温催芽和催长芽。残留药液不能倒在桑园、鱼塘以及蚕室旁,以免鱼类、鸟类和家蚕中毒,药液浸过的种子不可食用或作饲料。
免责声明:本文取自宝昌农业,若有侵权或错误请联系小编删文。
种植过水稻的朋友应该知道,种植水稻有两种常见的方法。一种是在水中种植,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稻。还有旱地种植,和小麦种植相似,也叫旱稻。根据种植面积的不同,有些地方适宜旱地种植。那么如何种植高产的旱稻呢?让我们了解一下。
适宜种植面积
由于旱稻是一种半旱半水的作物,最适宜种植在一些缺水地区,俗称望天寿,以及其他旱作易涝的低洼地区。旱稻和小麦种植是一样的,也是旱播,整个生育期只要保持土壤水分,就是不在田间保水。
整地施肥
整地要精细化。应进行深耕、耙平。深耕深度应在20cm左右,并清除田间大土块。水稻对氮比较敏感,磷、钾的含量不宜太少。
适时播种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通常在3月下旬和4月上旬播种。播种前,水稻种子要放在阳光下晒三四个小时,阳光的紫外线能杀死种皮上的一些病原体和病毒。旱地播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人工播种,另一种是机械播种。旱稻播种相对均匀,但播种量稍多,还应施用基肥,钻孔施肥利用率较高。
合理灌溉
虽然是旱稻,但要进行合理的灌溉,保证旱稻在生长过程中的吸水性,但不要漫灌。田间干旱时,应进行灌溉。
追肥除草
当旱稻秧苗生长20天左右时,便正式进入分蘖期。为使其营养充足,分蘖多,需施肥一次,每亩约施尿素18—20斤。如果不下雨,施肥后应浇水一次,以利于肥料的溶解和幼苗的吸收。除草主要针对分蘖期后的稗草。建议用丁草胺150~200ml/亩和野王25克,稀释40公斤后加水喷洒均匀。
病虫害防治
常见的病虫害有稻瘟病和螟虫。防治稻瘟病:喷施40%倍量+2%,400倍量药水,500倍量喷施。对严重病区,连续喷2~3次,间隔7~10天喷一次。防治蛀虫:用40%克乳油和1500倍水均匀喷洒。对叶蝉、稻飞虱等害虫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以上是一些旱稻种植技术和方法的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45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