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州仙谷旅游景点介绍
盘州旅游景点大全 盘州旅游景点推荐
1、盘县古银杏
盘县古银杏风景名胜区距盘县特区20公里,含石桥、乐民镇、城关镇、水塘镇、火铺镇景区。有千株古银杏林、碧云洞、丹霞山、火铺杜鹃林、滇黔古驿道等数十个著名景点。
2、盘县哒啦仙谷景区
贵州省盘县哒啦仙谷景区(简称哒啦仙谷),位于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贵州省凉都六盘水盘县,是贵州省重点打造的100个高效农业园区和100个重点旅游景区之一。
3、胜境温泉景区
胜境温泉地热水取自3500m深的地层,水温高达68℃,水中含有丰富的、大量的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疗养价值,是温泉区得天独厚的天然养生资源。
4、古驿胜境景区
古驿胜境景区花卉展厅位于盘县胜境街道沙淤村(原火铺),截至目前,沙淤“古驿胜境”景区种植玫瑰、绣球等花卉100多亩,棚内生产盆花年逾100万盆,完善生态茶叶观光休闲体验区1200亩。
5、盘县娘娘山旅游景区
贵州娘娘山喀斯特特色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项目位于贵州第一高原湿地娘娘山脚、风光旖旎的天生桥舍烹河畔,由普古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打造。
6、盘县丹霞山
位于盘县城关镇以南20km处的水塘镇内,该山海拔1888米,孤峰高耸,气象雄奇,山顶有寺庙一座,为护国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经清代几次维修,已颇具规模。
7、妥乐银杏
妥乐银杏妥乐银杏位于距盘县城关镇35km之石桥镇妥乐村。全村拥有古银杏1200余株,胸径一般在50一150cm,最大220cm。
8、乌蒙大草原
乌蒙大草原位于盘州市乌蒙镇与坪地彝族乡境内,海拔2000米至2857米,是西南地区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草场。
9、盘县大洞旧石器遗址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盘县大洞位于珠东乡十里村。原为人旨教洞窟,光绪《普安直隶厅志》记其“光明宏阔,无幽暗之苦,地平坦,中建佛寺三间,由寺层盘曲而上,一石乳高耸而顶平,上建观音阁。折而下,石壁迫来,侧身而蟹行则大洞在焉”。后成为乡民熬硝之所。
10、普安州文庙
普安州文庙位于城关营盘山东麓,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正统八年(1443)和万历十六年(1588)曾两度修葺,后毁于兵。清康熙七年(1668)重修大成殿,亦毁于兵。康熙二十三年(1684)复修,以后历经增建补修,规模完备。
盘县景点
盘县的景点有古银杏村、碧云洞、哒啦仙谷、妥乐银杏、乌蒙大草原等。
1、古银杏村:位于盘县石桥镇,村中有千年古银杏树1145株,是世界上古银杏生长密度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地方。
2、碧云洞:又名“水洞”,系天然喀斯特溶洞,明代《一统志》曾将其称为“普安第一奇观”。
3、哒啦仙谷:总规划面积72000亩,是贵州省仅有的几家双百园区之一,荣获2014中国美丽田园称号,并入选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4、妥乐银杏:位于盘县妥乐村,全村拥有古银杏1200余株,一般树龄在300年以上,最长者为500余年,树干高达几十米,银杏树的树形、叶片奇特、精巧,四季分明。
5、乌蒙大草原:位于乌蒙镇与坪地彝族乡,海拔2000米至2857米,是西南地区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草场,还有10万亩万紫千红的高原矮杜鹃林。
盘州十大好玩的旅游景点,盘州旅游景点大全
盘州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深厚,境内有很多好玩的地方,那么,盘州有什么好玩的景点呢?网编为你整理了盘州十大好玩的旅游景点,你可以去乌蒙大草原骑马、赏杜鹃、滑雪、看云海景观,可以去盘州娘娘山采摘泡温泉、妥乐古银杏风景区赏银杏、九龙潭戏水、哒啦仙谷景区玩农家乐,还有盘州古驿胜境景区、丹霞山、大洞竹海等盘州好玩的地方,一起来看看盘州哪里好玩吧。
1、大洞竹海(竹海宴/避暑)
大洞竹海景区由云上竹海景区和大洞古人类遗址两部分组成,竹海景区内有3万余亩成片竹林,其中以碧海听涛、云峰观日、程曦雾浪、竹下清泉、云上杜鹃及林中珍奇为特色景观。森林覆盖率达63.8%,既有“竹海”之美誉,又有“天然氧吧、避暑胜地”之雅称,网编推荐最佳游玩时间为夏季,除了欣赏成片的竹海、避暑外,还可以体验一览众山小的开阔气势和体验各种休闲娱乐项目,如狗跳岩景区观景台、竹海索道、情人谷、耍马节等好玩的景点项目,还可以品尝竹海宴。
2、胜境温泉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
胜境温泉旅游文化城市综合体占地面积211亩,总建筑面积68000_,养生休闲服务设施齐全,具备餐饮、康乐、及会议接待等综合服务功能,既是休闲度假目的地,也是理想的培训中心。胜境温泉地热水取自3500m深的地层,水温高达68℃,水中含有丰富的、大量的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度假区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全新的温泉产品,引领着凉都温泉沐浴潮流,融自然、闲适、动感、健康等特质,集养生、度假、观光于一体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3、普安州文庙
普安州文庙位于城关营盘山东麓,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多次毁于兵并重建复修。庙依山势而建,总占地面积约3900余平方米。普安州文庙主要建筑物沿中轴线自下而上依次为:礼、仪二门;泮池及池上状元桥;棂星门及左右的忠义祠和节孝祠;戟门;大成殿及其两配殿;最后为启圣宫。
4、盘州九龙潭(戏水/温泉/烧烤)
盘州九龙潭景区是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娱乐融为一体,乐趣无穷,是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内有盘州动物园、儿童乐园、酒吧、音乐文化广场、温泉、水上乐园等游玩景点,是盘州好玩的景点。我推荐最佳游玩时间是夏季,景区地处幽谷,山间潭水明清如镜,树荫蔽日、凉风徐徐,自助烧烤、音乐酒吧、游乐场、动物园吸引游客驻足,游客可在景区内划船、戏水、唱歌、烧烤,惬意地享受夏日的午后。九龙潭温泉有室外泡池13个、室内泡池2个,可以泡温泉。登山、听潭、山间骑行、泡温泉、烧烤,告诉你,去盘州九龙潭就该这么玩。
5、乌蒙大草原(骑马/杜鹃/滑雪/云海)
乌蒙大草原有一望无际的独特高原草场,有10万亩高原矮杜鹃林,有充满神奇色彩美丽动人的高山湖泊,还有天生桥、格所河峡谷、河龙滩口溶洞、十里画廊、八大山日出、白雨洞等景点,也有民族文化浓郁的彝族风情,有世界罕见的自然奇观如神奇佛光、云海奇观,以及草原牧色、日出日落、杜鹃花海等景观,是贵州盘州最好玩的景点之一。旅游我推荐最佳游玩时间为春夏季,每年3月下旬至5月,景区内10万亩万紫千红的高原矮杜鹃林杜鹃花盛开。每年5-9月是乌蒙大草原草场碧绿最美的季节,马群、民居、风车、山坡、白云,构成草原上独有的美丽景象,可以骑马,体验少数民族风情。冬季还可以滑雪、玩雪。
6、哒啦仙谷景区(赏花/农家乐)
盘州哒啦仙谷景区是盘州好玩的景点之一,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2014年荣获“中国美丽田园”称号,入选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是贵州省十佳农业旅游景区,哒啦仙谷里的七彩花田,栽种有四季薰衣草、醉碟、波斯菊、千日红、马鞭草等花卉,这里成为了游客观赏、群众体验田园生活和婚纱摄影的好去处。世代居住在仙谷里的农家也开起了农家乐,把原生态的美味与客人分享,游客可以来这里体验农家乐生活。
7、火铺杜鹃林景区(赏杜鹃)
火铺杜鹃林景区主要有天然杜鹃林、人工松杉林、万年松、古驿道等,涵盖了杜鹃映日、杜鹃花廊、杜鹃树王、林间草场、马跑问泉、万年松坪、云海胜境、山间涌泉、松涛清声、松林浴翠、乌龙盘山、古驿道、滇黔胜境关等十多个小景点,也是盘州好玩的地方。景区有天然杜鹃林在火铺镇的料角山和炼山坡一带分布大面积的天然次生常绿杜鹃林,每年的3月中旬至4月,漫山遍野,繁花似锦。除了赏杜鹃外,还可以登料角山主峰万年松,最高海拔2284米,清晨可观日出,傍晚可赏晚霞,晴朗观风光,阴雨看云海,三九赏雪景,酷暑歇风凉。
8、盘州娘娘山(温泉/采摘)
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级4A景区,有农业科技观光园、天山飞瀑、银湖水上乐园、蓝莓、刺梨观光采摘园、温泉度假小镇、二十七道拐等景点,是盘州最好玩的景点之一。登上娘娘山主峰山顶上可俯瞰万峰林,娘娘山江源洞的风景真心不错,沿途有观音洞、知青庄园、玻璃栈道、姻缘桥、高空吊桥等好玩的项目。天生桥还有个玻璃观景台,适合拍照。景区还可以泡温泉,在娘娘山温泉度假小镇,有室外室内温泉,在温泉山庄可以边露营边泡温泉。在银湖水上乐园可以玩水戏水,有游船项目。在农业科技观光园可以采摘,建议猕猴桃、刺梨、蓝莓等基地,我推荐采摘时间:草莓1-4月、蓝莓6-8月、刺梨8-9月、猕猴桃8-10月。
9、盘县丹霞山
盘县丹霞山海拔1888米,孤峰高耸,气象雄奇,石灰岩地貌,溶洞遍布,是盘州好玩的地方之一。丹霞山香火鼎盛,在盘县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正月二十三,玩水洞;三月三游丹山”,每年三月三赶丹山祈福。丹霞山建有观日楼,可以来这里观日出,在此看日出颇为壮观,以至于有“涉足黔地,不入凤城,不登丹霞山,实为人生一大憾事”的说法。景区周边还有很多农家乐。
10、大洞遗址
盘县大洞古人类遗址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珠东乡十里坪村,距县城49公里。遗址所在洞穴原称十里大洞,发育于十里坪坡立谷西缘厚层灰岩山体,又关牛洞、水洞、阴河洞、主洞厅和消洞5条洞道组成,各洞道间有竖井、陡坎相通。上层洞道与下层洞道垂直高差大115米,洞系总长度达1660米。大洞遗址距今30万年至数万年。1996年11月20日,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蒙顶甘露
蒙顶甘露茶形状纤细,叶整芽泉,身披银毫,叶嫩芽壮,色泽嫩绿油润,汤色黄碧,清澈明亮,香馨高爽,味醇甘鲜,沏二遍时,越发鲜醇,使人齿颊留香。
制作工艺
鲜叶摊放→高温杀青→头揉→二炒→二揉→三炒→摊放→三揉→整形提毫→烘焙→匀小堆→复火→包装,一共十三道基本工序(具体工艺过程见博客《蒙顶甘露的制作工艺》)
采摘要求
先说采摘时间
名茶采摘首先有严格的时间限制。采摘时间是到每年清明前后十天,在茶芽初绽约有5%的芽头时开采。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下雨不能采,有露水不能采,有黄沙不能采。只有雨后天晴,或多云天气方为最佳。
再说采摘标准
一是要求芽头壮实饱满。黄芽、甘露是一个单芽头,或者至少一芽一叶半初展。“半初展”的概念就是指外层的一片略有张开。甘露为一芽一叶初展,即人们常说的“旗枪”茶,一个单芽头如枪头,细叶如旗帜,不同规格分别以“一枪一旗”、“一枪二旗”称呼。川茶品种芽头长度为1.0—1.5厘米,同时,芽头部分应是紧裹的实心芽头,过了季节虽然能采到芽头,但已是空心,不能作为名茶原料。黄芽和甘露的标准基本相同,只是甘露的芽头比黄芽可以略为细小或有点虚心。用筛子一筛,虚心芽在上,实心芽在下。这是茶农们称的称谓“筛上茶”与“筛下茶”之别。
再说方法与用具
采摘芽时,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将其掰下来,决不能用指甲掐。如果用指甲掐下来的,做好后泡出来,芽头根部就是黑色,影响芽形美观。采茶时,茶农们都用底部宽大的篾簸,因为芽叶必须摊开,不能让它有积压,积压以后产生温度影响鲜嫩度。
如此苛刻的采摘方法,一个熟练工每天采摘不过一两斤。而要四斤左右的鲜叶方能做一斤干茶。一斤干茶要5—6万个芽头。想一想,一斤茶叶,茶农的手指就要在茶丛里动五六万次,那是一件多不容易的事儿。
古时采制蒙顶茶极为隆重而神秘。每逢春至茶芽萌发,地方官即选择吉日,一般在“火前”,即清明节之前,焚香淋浴,穿起朝服,鸣锣击鼓,燃放鞭炮,率领僚属并全县寺院和尚,朝拜“仙茶”。礼拜后,“官亲督而摘之”。贡茶采摘由于只限于七株,数量甚微,最初采六百叶,后为三百叶、三百五十叶,最后以农历一年三百六十日定数,每年采三百六十叶,由寺僧中精制茶者炒制。炒茶时寺僧围绕诵经,制成后贮入两银瓶内,再盛以木箱,用黄缣丹印封之。临发启运时,地方官又得卜择吉日,朝服叩阙。所经过的州县都要谨慎护送,至京城供皇帝祭祀之用,此谓“正贡”茶。在正贡茶之后采制的,是供宫廷成员饮用的,制法亦精,有雷鸣、雾钟、雀舌、白毫、鸟嘴等品目。
如今,蒙顶茶是四川蒙山各类名茶的总称,有传统名茶,也有新创制的,其中品质最佳的有“蒙顶甘露”、“蒙顶黄芽”等。今日这些“凡茶”,其实早已胜过昔日的“正贡”仙茶了。
生长环境
以地理位置而言,蒙山属于邛崃山脉西南段余脉,处在由川西平原向川西山地的过渡过带,山势巍峨,峰峦挺秀,绝壑飞瀑,重云积雾,景色与峨眉山、青城山齐名。古人说这里“仰则天风高畅,万象萧瑟;俯则羌水环流,众山罗绕,茶畦杉径,异石奇花,足称名胜”。蒙山有上清、菱角、毗罗、井泉、甘露等五顶,亦称五峰。由于所处的地区属于传统农业耕作地带,无工业污染之害,山上古木参天,周围植被葱笼,流水清清,鸟语阵阵,空气新鲜,景物宜人。
以气候而言,蒙山四季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多年平均气温14℃左右,一月份均温2.6℃,七月份均温23.3℃。夏季山下酷热的时候,山上依然凉风悠悠,吸引不少避暑的客人。冬季每年从元旦左右开始,飞雪断断续续、潇潇洒洒,而真正银装素裹,大雪满山,不过在春节前后总共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一般雪期断断续续持续两三个月,少数年份雪大期长。蒙山气候最有特点的还是所谓“三多”,即雨多、云多、雾多。
蒙山年降水量约在2000—2200毫米左右。一年雨日都在200天以上,夜雨约占70%。因雨水多而闻名于世,以致山麓的雅安号称“雨城”。一尊“女娲补天”的城市雕塑,正是雨城的象征。又有“雅安天漏,中心蒙山”的说法。蒙山的降水比山底的雅安、名山还多几百毫米,因其地形特征,夏天容易形成地形雨,常常山上大雨下得灰蒙蒙,山下依然阳光金灿灿。蒙山顶上的天盖寺,书有“漏天之盖”匾,意思就是说当年女娲补天,漏补了蒙山这一块,因而只好修一“天盖”予以遮挡。充沛的雨量,滋润了蒙顶名茶。
云多、雾多是蒙山气候中又一最为突出的特点。蒙山全年日照时间不足1000小时,多数时间笼罩在云山雾海之中,特别是冬春之际,雾气缭绕缠绵,终日不散。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古人才袭“雨雾蒙沐”之意取名“蒙山”。清代康熙年间名山知县徐元禧《竹枝词》,非常形象地道出了蒙山变幻多端的云雾特征。
蒙山之巅多秀岭,
恶草不生生淑茗。
刚得曦阳来借照,
阴云又已漫空生。
蒙山的气候特征,对茶树的光合作用和各种营养物质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适宜茶树有机物质和芳香物质的合成,因而蒙山茶品质不凡。
以土壤而言,蒙山土壤大多属于残积、坡积土壤。一是土质疏松,团粒结构,土层非常厚。比如蒙山管理处征用一片茶地修餐厅时,基础挖到两米,都是疏松土壤,因此,基础就埋掉房子的一层。二是因为土壤表层有机质非常丰富,肥力充足,且由于地表水的作用,使土壤黄化,呈酸性反应,最宜种茶。
蒙山茶简史
吴理真,西汉末年蒙山人。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公元前50年),他利用蒙山雨多、雾多、日照短等特点,在五峰之间开始驯化野生茶树,通过精心选育,演化成高不盈尺,其叶细长,叶脉对分,迥异寻常的灌木型茶树,并制成圣杨华、吉祥蕊等名茶。吴理真的贡献就在于他驯化和利用率茶这种植物,开创了我国乃至世界上文字记载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历史。
蒙山茶到了唐代,倍受珍视,素有蒙顶甘露天下第一之称。唐天宝元年(742年)入贡皇室,文宗开成五年(840年),传入日本。年年岁岁作为贡茶,一直延续至清末,长达一千多年,从未间断,这在茶叶历史上实属绝无仅有。宋代,在名山设立茶马司,神宗特诏专以名山茶易马用。在民间,蒙山茶被视为祛宿疾的神物。得天独厚,制艺精湛,外形娟秀,内涵丰富的蒙山茶被奉为仙茶,名山被誉为仙茶故乡。“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名播遐迩,灿烂独特的蒙山茶文化,享誉盛隆。为追念吴理真开创之功,宋淳熙是三年(1186年),孝宗皇帝赐封他为甘露普慧妙济大师,其手植七株仙茶之处命名黄茶园。“形归露井灵光灿,手植仙茶瑞叶芬”,为弘扬吴理真精神,发展名茶,振兴经济,造福人民,特塑像勒石以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52858.html